安徽多地探索户籍改革
昨天上午,国务院举行户籍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引起广泛关注。目前,虽然省内各地的具体户改办法尚未出台,但铜陵等地已经提前将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变为“一元”模式。而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组成部分的“暂住证”向“居住证”过渡的管理办法,也已在安徽省部分城市实施,即将推广到全省。
铜陵:两年多吸引5万人落户
早在2011年11月23日,铜陵市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将传统的户籍“二元模式”改为“一元模式”,外地人口只要在当地签订劳动合同,即可在当地落户。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昨天从铜陵了解到,目前,该市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低保、养老等多方面基本实现均等化。
如今在铜陵,不管是在城市的上班族,还是在农村干农活的农民,不存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大家都是铜陵市“居民”。农村人口变为居民之后,并不强行要求农民退出土地,他们可以在获得土地收益和补贴的情况下,享受市民待遇。与此同时,铜陵推行户改制度后,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前来工作。截至目前,约有5万人外来人口落户铜陵。
铜陵城乡一体化及美好乡村办公室办公室副主任钟和平介绍说,通过近几年对各项配套政策的巩固和完善,铜陵目前在医疗、教育、低保、养老等多方面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芜湖:已发放5.3万张居住证
为了规范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芜湖市从去年9月10日开始为流动人口办理首张居住证。根据芜湖警方昨日提供的信息,截至昨天,他们已发放5.3万张居住证。
这些持有居住证的居民在芜湖享有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卫生服务等一列“市民待遇”。几天前,芜湖市还出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将持有芜湖市居住证人员随迁子女纳入本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与当地户籍学生一样同享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各项待遇。
半年前,山东人杨先生因工作需要,从老家到芜湖发展。杨先生说,他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在老家读书缺少管教,成绩下降。昨天,当他在报纸上看到芜湖市出台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后,心里的担忧也消除了,“今天刚办了居住证,等暑假一结束,我就可以把儿子接到身边来上学了。”杨先生说。
合肥:目前落户门槛也不算高
小朱在合肥一家事业单位上班,老家在黄山。前不久,她和男友在合肥报名考驾照时,因为两人都是外地户口,驾校要求他们先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小朱很疑惑:“合肥不是已经实行居住证制度了吗?”但民警明确告诉她,合肥地区居住证管理办法尚未实施。
昨天,记者从合肥市相关部门获悉,《合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中。7月25日,合肥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召开该办法草案的专家论证会,在对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下个月将提交合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具体何时能真正实施,我现在也不清楚。”参与前期调研和起草该《办法》的一位警方人士说。
合肥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称,虽然“暂改居”尚未实施,但户改调研工作已在进行。从目前来看,落户合肥并不是难事,只要你在合肥从事合法稳定的职业满3年,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参加社会保险满2年,本人和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可申请在就业地登记为非农业常住户口;租赁房屋的,户口登记为非农业单位集体户。
县城“居住证”尚缺吸引力
“暂改居”为流动人口获得市民待遇开辟了新路,不过,记者昨天从省内多县了解到,县城里的居住证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尚不明显。
“对于县城来说,流动人口原本数量有限,而其中的很多人更希望到大城市发展,加上居住证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他们对居住证并不‘感冒’。”六安市某县治安大队负责人介绍说,虽然“暂改居”在该地已实施半年多时间,但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并不多。
“说句心里话,我更愿意留在家乡县城工作,这样可以经常回家看看。”阜阳女孩王丽说出了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心声,他们其实更想留在家乡,但迫于生活压力,他们最终选择了到待遇更高的沿海地区务工。因此,如何增强中小城市吸引力,将大量劳动力留在家乡,成为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就表示,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仅是实施新型城镇化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也是涉及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因此,下一步将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条件,夯实中小城市的产业基础,加强中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要突破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
责编:蔡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