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做强农业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进一步做强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文章。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安徽各地已经开始了新的行动和部署,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一批覆盖面广、可持续性强的特色农业产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这里是庐江县万山镇的大洼村,我所处的位置,过去一直是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荒山坡,如今这里已经吸引来不少农业企业前来考察投资。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让当地一家一直致力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大型苗木企业鼓足了信心。过去,由于苗木产业投资周期长,土地流转所需期限也长,许多农民对此心存顾虑。十九大报告中对农村土地承包期限作出的新安排,让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最近,这家企业一次性又流转了周边180户村民的近2000亩土地,准备投资1.5亿元从事规模化种植。
合肥市庐江县万山镇农民时宗华介绍:“ 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还要延长30年,给我们农民吃了个定心丸。我们还要继续流转30年给他们,这个景色也美了,给我们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在这山上我们每年的收入也要搞一万多块钱。 ”
安徽环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春介绍:“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块地方环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也比较便捷,土壤是天然富硒的,公司将会加大投入,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带动附近村民脱贫致富。 ”
庐江县现有山林71万亩,过去利用率一直不高。这段时间,庐江县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先后深入20多家农业企业,向他们宣讲十九大报告精神,引导社会资本向山区农村投资,重点发展木本油料、果蔬等重点规划扶持的新兴产业
合肥市庐江县林业和园林局局长夏泽银:“ 沿着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引的方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路子,力争全县山林规模化经营率达到75%左右,今年的林业产值预计达到20亿元。 ”
在培育壮大山村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大别山区金寨县,当地农民代文清家的70多亩新品种优质猕猴桃长势喜人,即将进入采摘期。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让代文清又拓展了致富的新门路。在农业部门帮助下,他加入了县里重点打造的猕猴桃联合社,由合作社面向市场统一进行销售,今年他的收入要比过去增加60%以上。
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农民代文清介绍:“ 十九大报告对我们农村产业非常重视,支持我们脱贫致富。因为有合作社统一收购,10块钱一斤,销售也还不用我们操心的,一亩效益在一万多至两万块钱。 ”
六安市金寨县猕猴桃联合社副理事长姚成林表示:“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这个报告的精神,我们也有了具体的打算。预计投入2000多万元,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种植标准种植、统一渠道销售。 ”
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目前,安徽正在皖北平原区、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等地分区建立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实施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培育系统工程。目前,全省年加工产值超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已达到150个,农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成为振兴乡村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