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与苏浙沪全方位等高对接 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据安徽商报消息 “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昨日,李锦斌代表中共安徽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如此描述安徽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五年,我省将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勇立潮头,下好创新“先手棋”。在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层面,我省将着力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供给侧改革] 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落实“去降补”五大任务。大力推动钢铁、煤炭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积极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引导新市民住房消费,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和公租房货币化保障,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机器人、生物医药、语音技术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世界品牌升级。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特色旅游产品、旅游新业态等,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跨越,发展壮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
[创新驱动] 实施科技人才团队支持计划
报告提出,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大力推进一流的大科学工程和设施集群建设。完善企业主导产业创新研发的体制机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科研人才收益的比例,全面落实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扩大股权激励和分红试点。
加快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产业优势、政策叠加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中小企业和创新集群。 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优势,把人才高地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引领工程。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和科技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基于产业、生态、人文优势的特色小镇,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
[改革开放] 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体制
报告指出,我省要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深入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激励体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在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培养、现代医院管理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决破除制约民间投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
与苏浙沪地区等高对接
深度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社会管理互通互认,与苏浙沪地区实现全方位等高对接,共同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积极争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合芜蚌金融服务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升级。(马翔宇 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