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学子热情帮助残疾同学写就爱的诗篇

08.04.2015  12:12

走在合肥师范学院的校园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组合:一轮椅,三人行。坐在轮椅上的是该校计算机学院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班的冷宁同学,另外两位则是他的同班同学徐晓明和高奇。他们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爱心接力123”组合,还有一个更酷的名字“合师三剑客”。两年了,他们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吃饭、一起坐公交车出行……他们形影不离,他们相伴前行,他们不离不弃,感动了校园里的每一个人!

因为必须坚强

冷宁从小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他的生活就离不开轮椅。这些年来,为了成长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冷宁这一生最深刻的记忆。

与其他家庭严父慈母的境况不同,冷宁的父亲是一位温声细语、慈爱祥和的父亲。在冷宁的中学生涯中,父亲的一颗心可谓是尽数系在了儿子身上。当时,冷宁的父亲在城里上班,所以每天都必须起得特别早,为儿子准备好早饭,将其安全送至学校后,才恋恋不舍地赶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又匆匆忙忙地赶至学校接回独守教室的冷宁。直到现在仍有一段往事让冷宁触动不已。有一日,因下午有急事而赶时间的父亲,一边开车一边啃着早已凉透的早饭。冷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瞬间,冰冷的早饭触动了两颗温热的心。

三年的拼搏和努力,虽然未在高考中取得骄人成绩,虽然对毫无预知的大学生活充满畏惧,但习惯了给自己加油打气的冷宁还是选择了面对,踏进了一所专科院校的大门。在那里三年的学习和生活让冷宁洗筋换髓、脱胎换骨。初入大学的冷宁躲避同学、躲避自己、躲避世界。自卑如他,冷宁认为自己不仅什么也做不了,还会给周围的同学添上许多麻烦。在这个时候冷宁遇见了生活中的贵人,那是他的一位学长。这位学长手臂有所残疾,但他并未因此而丧气,反而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去。他的事迹鼓舞了冷宁。冷宁加入了学生会,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冷宁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在努力下众望所归地当上了学生会主席。

2013年,是冷宁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他要为了自己的梦想继续扬帆起航!

专升本的难度绝不亚于高考,甚至更为艰难,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冷宁,只能更加激励他为梦想拼搏一把。一心扑在书上的冷宁坚持每天5点便起床开始啃习题。因为专业跨考,他只能花上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时间来备考,行动不便的他更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终于在那个炎热夏天的焦急等待中,冷宁凭借优异的成绩收到了来自合肥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所以一路向阳

在合师,他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两位贵人——徐晓明和高奇。

在得知冷宁的特殊情况后,学校和学院的领导老师便对冷宁同学给予了格外的关心。室友徐晓明刚进学校,辅导员便嘱咐他要照顾好这位特殊的同学。

谈及对冷同学的第一印象,徐晓明和高奇都表示“讶异”。因为完全看不出一点的怨天尤人和伤感,乐观与坚强这两个字已经不够形容他。从冷宁的脸上,他们看到的是温暖的阳光,是三月天空的晴朗。冷宁的淡然与乐观并非一直如此,他坦言自己也有抑郁的时候,每当此时,他总是独自一人寻一处安静的地方独坐一段时间,或者走出家门在草地上对着寂静的夜空放声大喊,用这样的方法排解心中的烦恼。

成为室友后,徐晓明同冷宁便形影不离。并且,他还给冷宁取了一个特殊的绰号:冷公子。一个人照顾冷宁终究有点力不从心,徐晓明便叫来了“三剑客”中第三个成员——隔壁宿舍的高奇。这一照顾便是两年,每次遇到台阶或是坐公交等,都是高奇背起冷公子,徐晓明扛上看似小巧实则沉重的轮椅。当被问及有没有厌倦过这样的生活时,徐晓明和高奇都笑着说:“冷公子离不开我们了,我们怎么能不要他?”言语间满满的都是友爱。

除了平日里一起上下学,徐晓明和高奇还会带着冷公子出去走走,经常会去逛逛安徽各大高校,三人在那样清新淡雅的学习氛围中也找到了梦想的延伸。

当谈到个人梦想的时候,冷公子的眼中充满了向往。他告诉记者,虽然大学算半个社会,但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终究太过稚嫩。他想毕业后先去社会上历练两年,清楚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大众的消费心理后,自主创业开一家具有独特韵味的餐馆,一步一步实现自己对人生的规划!

谈及这一路走来的感悟时,冷宁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上天的一种恩赐,没必要为了一些琐事烦心,甚至怨天尤人。当你遇到拦路虎的时候,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有时也许只是跟自己较劲太多。与其将功夫花在这上面,干嘛不努力让自己成长得更美好呢?”言语间,他坚毅的眼神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人每个时段都会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或停留,或挥手。却都是一段教诲,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心怀感激,才能在追梦的路上愈行愈远!一路走来,虽有荆棘,但因为坚强作伴,微笑常在,所以如沐春光。相信未来的路会更好。这是冷宁和他的同学们为广大合师学子带来的最深刻的启示和最美丽的感动。(丁瑶瑶 时欣悦 胡刚阳 特约通讯员:刁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