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孝口将创建交通导向型城市核心区

22.12.2014  17:28

  今天上午,记者从《合肥市城市重点地区交通优化规划及可持续概念性规划》项目结题会上获悉,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三孝口地区交通拥堵问题,相关部门拟在三孝口地区打通微循环,营造小街坊,优化站点布局,打造宜人的步行网络,构建连续的自行车网络。

  此外,瑶海湾片区拟围绕二十埠和小板桥河水系布置多功能生态休闲公园,公园设计主题为“五彩生活园”,着力打造一个集儿童、青年、老人不同群体休闲娱乐要求的综合性公园。

  三孝口地区:打通微循环,营造小街坊

  从三孝口地区交通与土地一体化规划研究篇章可以看出,此次规划范围包括东临六安路、桐城路;南至环城南路、西至环城西路;北至淮河路,范围内面积1.56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

  对于市民普遍关注的三孝口地区交通拥堵问题,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三孝口地区交通拥堵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较高的人口就业密度使得向心交通依然较大;其二,长江中路和蒙城路作为核心区的骨架路网,承担了大量的过境交通;其三,区域共48条街巷,其中10条为断头路,部分单位内部街巷不对外开放,微循环不畅。

  规划建议,在区域内构建绿色交通系统,建设高品质的公共交通系统、连续的自行车系统、友好的步行系统,倡导绿色交通出行。

  基于这样的理念,未来,三孝口地区将塑造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网络,实现生活、空间和建筑的充分协调,同时打通微循环,营造小街区,营造适宜人行的空间尺度和连续完整的现代城市机理,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打造充满活力的TOD城市核心区,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交通导向型城市核心区,用多元化的功能吸引城市活力和商业入驻,使之成为重要的城市活力中心。

  瑶海湾片区:打造生态休闲五彩生活园

  “瑶海湾片区是合肥市区东部门户。”项目结题会上介绍,伴随合肥老城区和瑶海老中心(坝上街)的功能饱和,以及肥东县城和肥东新中心(撮镇)的崛起,合肥主城区的两条东向发展轴线缺乏支撑点。

  根据瑶海湾片区概念性规划,瑶海湾片区包括北至长江东路,西至龙岗路,东至大众路,南至裕溪路的8.2平方公里范围。

  “打造集生态湿地、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生态居住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瑶海新中心。”据介绍,瑶海湾的规划拟强调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可持续交通体系和以人性化需求为主导的可持续开放绿地体系。并希望通过重新调整土地利用和组织,创造一个适宜步行的,注重混合使用的可持续开发的新区典范。

  据了解,规划核心区计划围绕二十埠和小板桥河水系布置多功能生态休闲公园,公园设计主题为“五彩生活园”,着力打造一个集儿童、青年、老人不同群体、休闲娱乐要求的综合性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