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在行走中 感受基层脉动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今年春节火了的这句话,是新闻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过年期间,新闻不停播,甚至要比平时更丰富。琳琅满目的新闻产品背后,潜藏着多少记者过年期间在外奔波的身影。就像守卫边疆的子弟兵,保障春运、只能在站台上匆匆相见的新婚夫妇,在报道这些群体时,将镜头对准他们的记者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
每年春节,都是媒体开展“新春走基层”的时间,在年味中寻找新闻的味道,在行走中感受基层的脉动,是新闻界的优良传统。走基层、在基层,是对媒体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在一年的终结、新一年的起始开展“新春走基层”,更有着独特的意义,特殊节点下的民生变迁,最能检验施政成效。
今年春节,从皖北平原到江南水乡,从城市建设到乡村田野,来自全省各级记者的一线报道,勾勒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壮丽图景。虽然没有外地出差任务,回家过年的我也不敢懈怠,努力从身边的小民生,讲好时代脉动这篇大故事。
春节七天,我采写了《记者回乡手记:垃圾回收体系建立魅力乡村焕发新颜》、《城中村改造村民:最开心的是在新家过年》、《援藏教师回乡过年:多搜集些教材带回西藏》、《保障电力让在外务工人员温馨过大年》四篇报道。其中《记者回乡手记:垃圾回收体系建立魅力乡村焕发新颜》类似于流行的返乡笔记。
我的家乡不是美好乡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土地流转也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是更具普遍意义的中国乡村样本。和很多乡村一样,这里存在着组织弱化、文化生活匮乏、垃圾围村等问题,但同时,重构和觉醒也正在发生。
我想,这篇报道的最大优势,在于观察的长期性。往常的报道中,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我们快速了解事实,得出观点,但很难说我们没有抓错过重点,而报道家乡则不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了解这个地方的来龙去脉,都市和乡村的碰撞,更让我们对乡村的问题与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
为什么返乡笔记能触动人心?可能也是因为这种长期视角:从乡村走出的知识青年回到家乡,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问题意识,观照生养自己的土地,这种长期的观察与真切感受,无疑比旁观者的窥探,对乡村状况的呈现和揭示更为深刻。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我们往往离信息很近,却离事实很远。举个极端的例子:在近期发生的武汉店主被斩首血案中,每一轮报道出来,都会有一批自媒体跟进,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一次所谓的真相并不是事实,在报道经过多轮反转之后,那些根本没有到现场,却义愤填膺、言之凿凿的媒体,暴露了投机热点的“裸泳者”本质。乃至有人说,“自媒体太多,事实不够用了。”这个例子意外地暴露了目前的新闻市场现状——二手信息过剩,第一手事实短缺。
在对市场的追逐下,我们争分夺秒地发声、发表观点,却不愿像老一辈记者那样,第一时间赶往第一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急于吸引点击量,却忘记了,对事实真相的探求,才是新闻报道存在的最大意义。
信息碎片代替不了实践,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用脚步去丈量,面对面去聆听,依然不可取代。而新春走基层正是对媒体优良传统的大规模实践,在一年之始提醒着我们,到现场去、到基层去,永远是媒体工作的生命力所在。
一句话,脚底多少泥,换算笔下多少力,这是基层报道的力量,没有捷径。(记者 彭旖旎)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