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姜汤可防病保健? 专家:非人人可吃
原标题:喝姜汤可防病保健? 专家:非人人可吃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教授 夏鑫华
吃姜防病治病
须坚持“三因制宜”
生姜虽好,但中药无论在临床应用还是食疗养生,都强调“三因制宜”的原则,三因指的是“因时、因地、因人”,任何一种治疗疾病的处方都应考虑到这三种因素。
1.时:指天时
所谓天时可以从四季来讲,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特点。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就体现了因时制宜的特点。
为什么夏天适合吃姜?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尤其以前保存食物的条件差,很多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变质食物便会把细菌带到肠胃,引起胃肠型感冒。此时吃姜,能杀死消化道的细菌起治疗的作用。再加上,夏天较冬天而言,人们为降温喜欢吃寒凉的东西,如西瓜、苦瓜、苦菜等瓜果蔬菜。有些阳气虚、体寒的人吃后,会有不舒服的表现。这时吃姜有很好的祛寒除湿作用。这就是天时对人体的影响。
当然,因为秋天气候干燥,而姜是辛温药物,容易消耗体内的水液,不宜多吃。如果是偏燥热体质的人,秋天就更不合适吃姜。除非是比较明确的虚寒体质,秋天外感风寒时,可以吃姜祛寒。
2.地:指地域
因地主要是指地域的影响。譬如,四川盛行火锅饮食文化,汤底放了很多生姜、干姜、胡椒、花椒等辛辣药材。这是因为四川的地域特点是纬度较高、雨水较多、湿气较重,是寒湿之地,人们因此养成喜吃辛辣食物的习惯。这是由地域因素而做出长期的选择,对人体有祛寒除湿的功效。
3.人:指人体
说到因人制宜,指的是人体的体质。每个人的体质是千差万别的,所有的中医补益方法都需看人的体质而定。孔子在《论语》里有一句话:“每食不撤姜,不多食。”那古人养生方法可否为现代人所借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教授夏鑫华告诉记者,因为生活、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人的体质正在慢慢发生改变。例如,以前岭南人常讲湿热,病人去看病时经常提到自己湿热。但夏鑫华解释,岭南人体质湿是有的,不过纯粹的湿热体质正慢慢减少。相反,体寒加湿,即寒湿或者水湿,这种体质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
夏鑫华解释,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夜生活多,导致阳气过度耗用,阳气虚的表现越来越多。再加上食物用冰箱保存和空调的应用,饮食和生活环境随之变化。中医养生学讲夏天“当汗则汗”,意思是夏天热的时候,身体也要适当出汗,才能排毒。但现在天气一热,人便多待在空调房里,肌肤腠理马上收紧,容易出现寒邪内侵的情况。由于人体水液代谢靠阳气推动,阳气受损、寒邪内侵就影响了人体的水液代谢,造成人体湿气重、身寒、水肿等表现。
因此,阳虚、寒邪内侵、水液代谢异常使寒湿体质越来越多,成为体质变化的主要趋势。而一般人都知道生姜能祛湿,自我感觉身体湿气重时便用生姜祛湿,使姜疗方法流行。
姜汤不宜人人喝
有些人经常煮一锅姜汤,不问虚实寒热,一家老小一起喝。夏鑫华指出,这是错误的做法,姜汤不适合人人都喝,要分体质喝。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而年龄跟体质相关,从年龄上来讲,一般中老年人更合适吃姜。
人到了四十岁以后,阳气开始越来越弱,虚寒的表现越来越多。如有些老年人经常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手脚冰凉、身体关节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阳虚内寒的表现。从中医理论来讲,造成痛症最重要的原因是寒。大部分慢性疼痛病人都属于寒性体质,生姜有较好治疗和改善这种体质的作用。
夏鑫华提醒,阴虚体质的中老年人不适合吃姜。体质阴虚的表现有身体干瘦、体内水液不足。另外还有内热,自我感觉热从体内而发,心烦,或觉得手心脚心发热,尤其是在夏天多见。因此阴虚在季节的表现是耐冬不耐夏,即冬天好过而夏天难受。阴虚体质还有标志性的表现是舌头,一般表现为舌质偏红、舌体较一般人瘦和薄、舌苔较少,易口干。有这些阴虚体质表现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不宜吃姜。
另外,正常发育的青少年也不建议吃太多姜。因为年轻人的阳气比较旺盛,特别是小朋友,属于纯阳之体,一般不需要姜疗。偶尔调摄不当,感冒或体寒可适当吃点姜,但不建议作为长期的养生方法。
正常情况下,不适合吃姜的人喝了过量的姜汤后,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声音沙哑、便秘、口臭等内热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说明本身不适合吃姜。(陈映平 李林芳 茹志娜 韩文青)
责编:杨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