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发改委全力推动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转型提升

18.08.2016  12:34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坚持把推进、谋划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目标,抢抓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推进建设“四通八达、内联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举措,实现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转型提升。

  一、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期间,将重点推进七大领域的3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

  一是铁路建设领域。一是建成宁安城际铁路、合福铁路;二是改造淮南铁路、宁芜复线;三是新建商合杭铁路、郑蒲港铁路;四是谋划推进合沪第二通道、宁和城际、滁马城际、扬马巢城际等铁路,形成“四横六纵”的铁路线网骨架体系。

  二是轨道交通领域。一是加快轨道1号线(慈湖曙光路站至当涂太白镇北站)与南京地铁8号线规划对接;二是加快轨道交通6号线与南京宁和城际规划对接;三是谋划推进有轨电车项目并与干线路网有机衔接。

  三是快速公路领域。一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年内建成北沿江高速,谋划推进宁和高速,构建“二横两纵一联”高速公路网;二是加快国省干道建设,推进国道347建设进度,开工省道367,推进S247(围乌路)、G329(巢二路)、S313(马向路)前期工作,构建“六横六纵三联”干线公路通道。

  四是过江通道领域。一是加快推进九华路过江隧道项目,近期上报项目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是加快推进合沪二通道及慈湖公铁大桥项目,规划建设合肥—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南京及上海方向的快速通道,尽快稳定桥位选址方案,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五是航道码头领域。一是开工建设省精细化工基地码头,续建海辰仓储码头等;二是加快推进郑蒲港二期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姑溪河、得胜河、驷马山干渠等航道升级改造项目,形成干支联动的航道网络布局。

  六是通用航空领域。加速推进前期工作,谋划建立覆盖全市的“132”空间布局目标,即建设1个固定翼通用机场,3个直升机基地,20个直升机停机坪。

  七是交通枢纽领域。一是建设江东片的马鞍山东站交通枢纽,联结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及站前广场、客运中心、规划的合沪通道和地铁2号线以及周边道路等配套设施;二是谋划建设江西片的综合交通枢纽,联结规划中的北沿江铁路、滁马城际、宁和城际、合沪二通道等铁路和北沿江高速公路、G346、G347等国省干道,形成江西区域的交通枢纽中心和重要的旅客及货物运输集散地。

  二、着力打造立体交通优势

  一是打造综合交通新体系。形成铁路、城际、轨道、航空、高速、港口码头、国省干道、交通枢纽等互联互通,连接主干路网,形成铁水联运,水水联运、江海联运等综合立体交通新体系。

  二是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立足长江黄金水道优势,上溯重庆、下达上海。建设合沪二通道,西至合肥、武汉、中原地区,东到杭州、上海方向,北连首都北京。通过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以及禄口机场、通用航空,加密加速国内外互通互联。由此形成“东西连接、横贯南北、纵横交错”的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

  三是构建新型城镇新格局。实施宁安城际、滁马城际、扬马巢城际、宁和城际、合马城际,宁马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项目,拉近皖江城市带、江淮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加速宁马同城化、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一步彰显我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