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审计调查提高审计“精准度”
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就审计的内容、范围、方式和重点,到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一项活动,是审计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个环节往往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审计调查工作往往做得不深不细,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未能抓住本质问题,导致审计调查与审计相脱节,形成两张皮。因此,如何做好审计调查工作,提高审计精准度,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审前调查工作。
一、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外部情况是指收集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信息。只有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审计人员才能对被审计单位行为的合法合规性了然于胸,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了审计工作的盲目性。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情况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单位性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范围、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以及以往审计监督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这对发现被审计单位工作的薄弱环节、防范审计风险、设计审计程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审计效率。
二、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调查手段。在进行审计调查时,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看、听、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看,就是通过查看被审计单位的规章制度、相关经济活动资料、会议记录、业务流程等,获取直接有用的信息;听,就是听取被审计单位或者相关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了解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信息;访,就是通过走访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下级、往来单位以及单位内部职工,查看是否存在审计组需要掌握的问题或线索;问,就是通过直接询问或者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获取第一手的审计资料。
三、认真组织,形成结构合理、力量精干的审计调查组。要结合审计项目的性质和预计工作量,以及复杂程度和完成时限等,确定所需审计调查人员数量及知识结构。审计调查组既应有组织领导型审计干部,也应有审计业务骨干,对于一些较大的审计项目,审计调查时,必要时可以打破科室界限。并且主审要细化审计调查内容,使每个审计人员都有明确的调查目标和任务,确保每项调查内容都有深度和力度。
四、认真总结,发挥审前调查工作成果的成效。审计人员要对审计调查了解记录进行理性、宏观分析和归纳、提炼,确定审计目标、范围、重点、重要性水平和审计方法,并对审计任务进行科学分工,制定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审计实施方案的指南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