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头版:我省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加强和改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夯实基础设施支撑、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6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政府日前发布《关于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实施意见》,围绕增后劲,推进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明确提出经过3年努力补短板取得显著成效,用5年时间突出短板基本补齐,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明显增强。
《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重点加强和改善薄弱环节,从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进一步夯实、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等7个方面提出工作目标。到2020年,新增200家左右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新增5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高标准农田467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系数达0.535。到2020年,引导每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不少于一项技术改造项目,建成10个左右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按照工作思路和目标设定,《实施意见》确定了七个方面具体任务。补齐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抓手,强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基础作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和农田水利建设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加大对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作业配套等能力建设支持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补齐制造业升级的短板。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补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短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品质化、社会化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按照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构筑枢纽的思路,加强有利于刺激新型消费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力。补齐民生保障体系的短板。在教育、卫生、养老、就业、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增加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坚持标本兼治,筑牢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江淮丘陵三大生态屏障,推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6月25日安徽日报01版 记者 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