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16.09.2014  05:13

  “平川已放满枝花,山坳依稀几个芽,不是东风偏著意,寒云深锁野人家。”这首诗出自上世纪80年代一个岳西农民的笔下,初春的大山深锁在云雾中,不由得让人想到深山生活的艰苦。作为全省唯一的纯山区县,岳西县山场面积272万亩,人均7亩,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0.5亩,素有着“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在余畈村,四口之家一年仅收获粮食1000多斤,别无其他收入,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光靠种粮吃不饱穿不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三十年后的余畈村却是另一番天地,村里道路两排尽是清一色的二层小洋楼,点缀在花红草绿中,水泥路直接通到村民门口,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的是成片的、绿油油的茭白。2013年余畈村人均年收入超过8600元,仅茭白一项实现人均收入4000元,在全县排在前列。

  山民致富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开头赋诗的作者——储琳,一个朴实坚韧、满怀豪情的山区农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任村主任时起,他就动员村民“向山场要效益”,提出“高山远山松杉杂,矮山近山经果茶。”的发展思路。三十多年的时间,储琳扎根深山,发展科技兴农,山里苦心钻研,山外拜师学技,多方探索,硬是闯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种植高山经济作物,带动百姓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

  大胆尝试,创办猕猴桃研究所

  1987年,岳西县罐头厂选点进行基地建设,储琳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到100亩建园项目,当年冬天开辟猕猴桃园130亩,“因为我觉得出路在山上,山里的野生猕猴桃多,感觉种植成功机会大。”储琳说。冬天里,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冰天雪地,他都在工地上落实工程量、技术指导、分片验收,翌年春栽上苗子。第二年,创办“双丰猕猴桃场”,以后每年递增百亩,到1991年桃场发展到395亩,猕猴桃初果期年增产量1000公斤,总产14371公斤,产值7万余元。

  看到山场种植收获丰硕,群众掀起了开垦建园高潮。就当群众欣喜地看到利用山场致富的曙光时,病害发生了。1991年春,首先在18株猕猴桃枝条上出现水渍状白色混浊菌脓,后呈乳黄色、红褐色,枝条不久枯死,病害迅速蔓延,1992年感染880株,1993年多达2700株,双丰猕猴桃场220亩园地都被病害感染,灾情严重。果农纷纷拆下拉架铁丝,储琳写下《哭桃园四首诗》,记录道:“苦力经营六载多,细菌一起惹沉疴,对此凄凉徒洒泪,西风阵阵两鬓斑。”县罐头厂领导请来省农科院教授实地察看,确定为溃疡病,但无法治。

  1992年储琳应邀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猕猴桃品种鉴品会,借这个机会,他拜访了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员张力田教授,把枯死的骈枝给张教授看过,被判断是缺硼引发的病情,张教授从技术角度阐述了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也使储琳坚定了发展猕猴桃的信心。“因为我总觉得山区人离开山场是不行的,我们的田地太少,不符合(水稻种植的条件),猕猴桃有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方法,还有回路。”储琳说起当时的想法。

  “政府给了5万元钱,储老就困在山上救灾”村干部回忆过去说。原先被病虫害伤害的猕猴桃,根子有一截,嫁接后,下半年就是一颗新苗,一亩400棵,共22000棵,需要重新嫁接,储琳带着一批种植户就这样咬牙坚持下来。1994年4月,储琳领衔,组织黄国华等6户及镇林业站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成立“岳西县猕猴桃研究所”,农民每股投入资金4000元作为科研经费和新品种引进资金,坚持在山区发展猕猴桃。

  他七上武汉,三下扬州,拜师学技,先后从江苏、江西、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引进猕猴桃品种37个,通过大量的试栽、对比,最后确定适宜岳西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金魁”作为主导品种。并且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对猕猴桃贮存保鲜进行试验,2000年7月,国家猕猴桃专家黄贞光、张力田教授尝过保险9个多月的鲜果赞不绝口:“你们的常温保鲜成果在世界没有先例。”

  储琳、黄国华、储青松、彭世芳这些土专家通过向教授和书本请教把许多实践成果和新观点写成论文,《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猕猴桃花腐病防治试验》等共18篇在《中国果树》等科技杂志上发表。现在猕猴桃的种植面积规模缩小,但种植户重新增加,对溃疡病的发病也找到一些规律。研究所在全镇推广面积4000亩,年产量350吨,为县内中关、前河、响肠等乡镇提供金魁苗木10万多株,能栽园2000余亩。储琳居住的余畈村猕猴桃种植从未间断,至今仍种植200亩,亩均收益在6000元左右,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

  抢抓机遇,种植高山蔬菜茭白

  彭代云是岳西县富源合作社入股农民,他告诉记者,自家70%的收入来自茭白,加入合作社后,一年有7、8万的收入,2套房子都是新建的,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里种植茭白就能收获这样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富民好主意也是从储琳的建议发端的。

  上世纪末,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冷浸田改造,安庆水产蔬菜研究所徐善新找到储琳,想解决茭白自然状况下的存储保鲜问题,在了解了茭白的栽植、生长特性(在温度高于30摄氏度情况下不孕茭)后,储琳当即认为茭白适宜在高山区栽植。

  “能不能在余畈村试种茭白?”他想动员村里的村民和他一起干,但是村民们对这个陌生品种很难接受。“那时经济紧张,一亩田的茭白种子要花1000多元,大家都担心血本无归。”2001年,储琳终于动员了11户农户、凑齐了17.1亩水田试种茭白,订下由水产研究所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负责保价收购。研究所保证每亩产量2500斤,当年实际每亩收获达3000斤。按5毛钱一斤算,一亩田卖到3000多元,头一年(茭白)卖了38742.4元。“事实证明比种水稻要强上三、五倍,村民开始是不愿意干,后来是不让干都不愿意了。”储琳说。第一年只有11户村民种植茭白,第二年就猛增到200多户,不出四年,整个主簿镇7800亩水田全部种上了茭白。

  有了产值,还得找销路,2003年,市场上茭白价格持续走低,部分村民退出了茭白种植。这把储琳急坏了。他带着村民们四处跑市场。前后跑了合肥、上海、武汉多地,终于在江苏省常州市发现了转机。因为余畈村双季茭白的上市时间正好与常州地产茭白的上市时间错开,加上余畈村高山冷水种出来的茭白壳薄、肉脆嫩、品质好,很受常州市民欢迎。“(我们)打了个漂亮的销售时差仗。”储琳说,很快江浙市场的销路被打开了,并辐射到了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茭白落户14年了,不会半路倒”储琳说,但茭白是无性繁殖,容易退化,要三年换一次苗,他常常提醒种植户要科技种植,把提纯扶壮做好。在收购站,储琳拿着收割后的茭白仔细地敦促村民:“好的茭白种在什么地方搬的还记得吗?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兜子标注上记号,防止茭白退化。”

  2007年,储琳的接班人王艳华成立了岳西县原生态果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在已发展社员158户,茭白年产量达到400万斤,产值达到1019万元,远销北京、新疆等地。岳西县栽植茭白5万余亩,成为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岳西县支柱产业。主簿镇栽植茭白7800亩,人均茭白收入4000多元,成为国家“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和“生态乡镇”。

  战胜病魔,引领山民富裕志不移

  1998年,储琳查出患帕金森疾病,现在病情发展到生活起居需要老伴照顾,常年的奔波带来的血栓、冠心病,每天药要吃四十多粒。拄着拐杖的他,还幽默地说:“这是我的第三条腿。”只要能力允许,他仍劳作在猕猴桃园地,及时为百姓种植茭白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

  给村民作技术指导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欣喜地笑容,谈到农村农业怎样实现持续发展,如何增产增效?他依然有很多的想法和观点:村里农业发展主导是茭白,要提高效益、多用科技手段,及时更新优质品种,猕猴桃种植要争取把病虫害防治做好。农村农业要走机械化合作社,现代化,有机化发展的方向。

  储琳把自己的疾病置之度外,心里装的是乡邻百姓。他说:“该吃的药我吃,除此以外我不管它。”对于大儿子为研究猕猴桃课题来回奔走,意外车祸离世,他含着泪说:“儿子是我的左膀右臂,能替我四处奔走分忧,他的离开也是主簿镇的损失。”对于生活中的坎坷,他说:“礼数要办到,要忍耐,走不动就走慢点。”他从开发荒山开始,到现在身染疾病,山区的村民富裕了,储琳依然过着淡泊明志的生活,看着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他说:“舍,施比得好,心里感觉像喝了蜂蜜一样舒坦。”

  如今,余畈村成为了全县农村发展的缩影,人们从中受到启发,纷纷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全县掀起了产业调整热潮。2013年,全县24个乡镇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都种植了茭白,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产值2亿元;种植高山蔬菜13.1万亩,产鲜菜11万吨,总产值4.3亿元,菜农人均种菜收入达4000余元。全县茶园、蚕桑、高山蔬菜基地面积分别发展至15.04万亩、5.4万亩、13.1万亩,岳西翠兰、岳西茭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特色农业综合产值达49亿元。

  在储琳卧室的床头,始终放着一本《中国猕猴桃》书籍。从猕猴桃的种植起始,想出更多的点子带动村民致富,这是他实践人生事业的追求与梦想。储琳常说:“珍惜生命和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最近,他又赋诗一首:“为人须正直,凡事莫欺心,福祸随缘度,无须问鬼神”,另一首描写茭白的诗歌写道:“历经千万劫,不改为民心。”这些正折射出他怀揣一颗爱山爱民之心,矢志不移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