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十二五”落实国家投资180多亿元防沙治沙

19.06.2015  22:20
  近日,记者开车沿拉萨河南岸经过,透过车窗看到,昔日光秃秃的山坡现在看上去绿油油的一片,这正是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成果。
   防沙治沙“树上山”
  沙退了,林茂了,生态环境改善了。拉萨居民扎西朗杰说:“没有防沙治沙,就没有今天西藏的碧水蓝天。”
  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位于拉萨南山的恰恰山北坡,布达拉宫正南的山沟内,涉及城关区蔡公堂乡慈觉林村。拉萨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2年工程启动以来,拉萨有关部门克服资金紧缺的困难,攻破技术难关,先后在不同海拔高度、立地条件差的南山片区,分别开展了春季、雨季和秋季人工造林试验,有针对性地试种了不同苗木来源地和不同规格的乔木、灌木20余种,摸索出了适宜南山山体造林绿化工程的苗木品种、规格、栽植技术和管护措施,成功实现了“树上山”,也在全区实现了海拔3900米人工造林零的突破。截至2014年底,拉萨南山山体造林绿化工程成活各类苗木17万余株。
  “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对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也有一定意义,居民们对工程的建成有很大期望。”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
  说起期望,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周围居民也忍不住争先恐后地说:“南山绿化工程真是好,建成后南山将变得风景秀丽、景观优美,我们的生活真是一年比一年幸福……”
  “南山绿化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带动我们周边的发展,党和政府真是好……”
  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2015年,南山规划设计人工造林面积1023亩,栽植各类乔木、灌木20万余株,苗木品种有油松、高山松、雪松等24种,并在海拔4100米左右山体配套建设蓄积量100立方米蓄水池3座。截至目前,南山山体造林绿化工程共到位各类苗木203117株。”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加强和推进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工作,要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着力提高防治水平,科学有序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十二五”以来,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规划》、《西藏自治区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等,西藏积极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恢复战略措施,坚持实施天然草地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重要湿地保护、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等保护工程,对生态公益林、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生态修复;对森林资源消耗、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地质灾害等生态问题,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理,努力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实施综合治理
  自治区林业厅退耕还林(治沙)办公室主任王洪英说:“在防治荒漠化和沙化的措施上,西藏主要结合《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规划》、《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林业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等工程项目,大力开展防封沙育草、草方格与砾石压沙、沙化土地封禁、防护林体系、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各项工程措施,重点治理了城镇周边、公路铁路沿线、名胜古迹周边的流动沙丘与半固定沙丘,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旅游环境、社会生产环境。”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环境好多了,植被比以前多了,风沙比以前少了,空气也比以前清新了许多。现在出去散步,我们的心情都比以前好。”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其乡藏中村村民益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经过多年的治理,西藏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已落实国家投资180多亿元。
  王洪英介绍说,“十二五”以来,西藏各类生态保护与建设不断加强,仅林业系统各类保护区面积已达42.64万平方公里;生态补偿、修复机制逐步建立,落实了一系列草原、湿地等政策补偿机制,完成公益林保护1.52亿亩、退牧还草0.43亿亩、草原禁牧1.29亿亩、草畜平衡8.96亿亩;完成人工造林16.03万公顷、封山育林15.75万公顷、沙化土地治理18万公顷。
  如今,大部分治沙点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了人们郊游的好去处。背靠沙丘,眺望美丽的风景,市民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而不胜感慨,绽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