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通报非法跨省转移、填埋生活垃圾案有关情况

18.11.2015  17:16

        11月11日上午,宣城市召开新闻通气会,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刘满宏等人非法跨省转移、填埋浙江省海盐县生活垃圾案件有关情况。

       困扰宁国市港口镇五磁村村民多日的非法填埋垃圾被陆续运走,这些垃圾已经全部清运至宁国垃圾填埋场进行了无害化处理。11月3日下午3时至次日上午9时,宣城市环保局、宣州区环保局、宁国市环保局派员全程监督转运过程,宁国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彻夜奋战,及时破解了转运过程中道路不畅、挖掘机难以进出等多重困难,直至垃圾全部清运完毕。整个挖掘及转运过程中共喷洒4吨多生物灭蝇除臭药剂,实际清运的垃圾以及受到污染的泥土共计28车,462吨。转运工作结束后,环境监察人员对填埋现场进行了勘察,确保垃圾被全部清运,环境监测人员再次对相关土壤及下游水体进行采样分析,数据显示周边环境没有受到影响。 

         针对很多市民关心的这些垃圾是否全部是“生活垃圾”,是否含有危险固体废物等问题,根据开挖后的勘察情况,可以确定这些垃圾都是生活垃圾。

       据悉,10月中上旬期间,在市区各大论坛上,“北门出现怪气味”的帖子陆续出现,并在短时间内引起了热议,主要内容都是反映在宣州区水阳江大道附近夜间存在异味情况。 接到市民的反映情况后,市环保局会同宣州区环保局成立调查小组立即展开了调查。调查小组通过周密的调查,从市公安部门调取的市区水阳江大道昭亭北路至梅溪路路段车辆相关行驶监控录像中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经对录像进行仔细筛查,调查人员发现两台可疑车辆(车号分别为皖PA3468和PA3136),并调取了车主信息,在市车管所找到其中一辆货车驾驶员汪某,通过汪某找到委托其运输的当事人刘满宏。

      在调查询问中,当事人刘满宏称其经人介绍于以1.5万元的总价从浙江长兴购买了3船“生活垃圾”,拟作为苗圃底肥。其中一艘运输船只到达宣城市水阳江码头后,通过车队于10月10日、11日两晚,分16车将垃圾运往宁国市港口镇太平村填埋。

      考虑此事可能涉及固体废物非法跨省转移,市环保局联系了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要求其提前介入共同开展调查。在接下来的调查过程中,市环保局、宣州区环保局、宁国市环保局以及市公安部门,分别对装卸垃圾的宣城市水阳江码头和当事人刘满宏填埋垃圾的地点进行了现场勘察。经现场勘察,并调取运输车辆的过磅单,证实10月10日、11日晚间运输到宁国市港口镇五磁村与宣州区黄渡乡柏枧村交界处(并非当事人所说的港口镇太平村)非法填埋的垃圾共计15车(并非当事人所说的16车),净重391.98吨。宣城市水阳江码头当时尚遗留有一堆约3吨左右的垃圾,虽然已用雨布覆盖,但仍有较重的腐臭气味。

       调查人员在垃圾填埋现场发现,填埋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填埋场所地表用黄土进行了覆盖,由于垃圾未清运完毕,仍有部分垃圾裸露在地表,且现场有较重的腐臭气味。这些气味与在水阳江大道附近调查人员调查时发现的气味一致,基本可以断定这些垃圾就是造成市区北门附近出现异味的污染源头。

       在相关部门掌握的大量证据面前,当事人改口交代了该起案件的基本情况。   在掌握了该案件的主要脉络之后,为尽快消除填埋垃圾带来的环境影响,避免发生次生环境危害,宣城市环保局和宁国市环保局经充分协商,将这些垃圾转运至宁国市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专案组对这一案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已基本结束,接下来,市环保局将立即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对该案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并将案件所涉永浩分公司涉嫌环境违法问题移交浙江省嘉兴市环保部门处理。由于我市周边省份城市化进程较快,生活垃圾量剧增无法在当地处置,致使大量垃圾流入我市,对此我局已函告海事部门加强航运监管。同时,市公安部门将对该案当事人刘满宏涉嫌伪造印章等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