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准施策 进一步凸显产业扶贫成效

03.03.2017  16:36

  产业扶贫是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可靠保障,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针对当前产业脱贫效应不够明显,政策落地不够精准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农科院研究员杨杰呼吁,坚持精准施策,进一步凸显产业扶贫成效。

  杨杰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在推进产业扶贫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贫困村产业发展缓慢,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有的贫困村虽然已发展一批产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还存在政策落地不精准、新型主体带动力不强、产业脱贫效应不明显等问题。“部分地区盲目推进特殊项目,缺乏深加工等产业链配套,贫困户参与度低,在产业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市场保障体制不健全,涉农产业受天气市场等因素影响比较大,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较大风险。”

  从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结果看,2016年脱贫人口中仅有18.1%是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同时,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占比偏低,全部141.1万个到户项目中,产业发展类项目仅占18.5%。杨杰认为,产业扶贫事关脱贫的持续性,各地在推进产业扶贫时,必须坚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与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探索创新多种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我们要做到精准,摸准他到底需要什么技术,能做什么,这样对路的指导,才能让他取得效果。”

  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带动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的重要力量。杨杰认为,发展产业扶贫还应进一步放大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鼓励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将龙头加工企业纳入重点扶持范围,制定具体的扶持方案。同时,将龙头企业纳入重点项目管理,通过龙头企业引领,资金、技术的投入,以及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针对目前我国涉农保险有所欠缺,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较大风险等问题,杨杰还建议,要积极探索“保险+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推进大众农产品产量保险、收入保险、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解决产业扶贫保险缺位等问题。(记者: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