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

20.05.2014  20:06

  实施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近年来,合肥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竞进提质,坚定不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了产业经济,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树立了合肥经济发展的品牌和特色,占据了引领产业前沿的不败之地。省长调研考察日历视角独特,从关注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

  2013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006.8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总量实现3年翻一番。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合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结构调整的主推手、区域竞争的新标杆。

  “无中生有”、“小题大做” 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集群

  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京东方8.5代线的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在繁忙生产。这是全球第一条应用oxide、Cu等技术兼顾AMOLED生产的8.5代线,也是中国首条自主建设、使用金属氧化物技术的TFT-LCD生产线,正源源不断地生产高端平板、笔记本电脑、大尺寸电视以及各尺寸触摸屏。

  2009年4月,京东方6代线项目在合肥奠基。历经5年发展,与合肥因“”结缘的京东方,先后布局了6代线和8.5代线。如今,合肥的京东方6代线,已是全球盈利能力第一的6代线。两条线路的产线产能和良率爬坡速度,也位居全球第一。

  “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是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壮大的最初路径。当前,以京东方为龙头引领,位于新站区的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已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综合配套环境最佳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奠定了合肥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地位。

  “把握产业发展方向谋划产业布局,立足新起点招商,充分发挥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是合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场主导 独辟蹊径 政府扶持培育新增长极

  另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建筑产业化的高速增长,还凝聚着政府“以市场换技术”,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先行先试的智慧。

  位于滨湖新区的滨湖桂园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这里,传统的建筑产业迎来新型建设方式。合肥在滨湖桂园、滨河两大回迁安置房小区采用工业化方式进行住宅建设,目前,已实际开工约70万平方米。

  合肥以政府主导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各类公益性项目为“菜单”,吸引龙头建筑工业化企业参与建设。两年时间,迅速吸引了远大住工、宇辉集团、中建国际等产业链龙头企业落户,加上一批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合肥已成为建筑产业化企业数量和聚集程度最高的国内城市。随之而来的是产能的提升。当前,合肥的建筑产业化设计产能已达到530万平方米/年,位列全国城市第一。同时,合肥的建筑产业化项目累计开工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该规模也领先于国内各城市。

  “用政府项目扶持起来后,建筑产业化企业在合肥还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市房产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将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市场是衡量产业前景的“试金石”。始终把握产业发展新动向,坚持引进和培育引领产业发展趋势的企业,合肥还有很多创举。比如,推进政府“首台首套”示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前,合肥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能源汽车8800多辆,居全国首位。

  首创开拓 先行先试 咬定青山终迎柳暗花明

  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合肥的发展,走出了更加不平凡的路径。阳光电源,是合肥本土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连续多年,该企业的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排名中国第一。

  坚持内培外引,是合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然而,太阳能光伏产业,并非充满“阳光”。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合肥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曾一度陷入低谷。“咬紧牙关,锲而不舍地给予支持,为企业稳定产能,开拓市场提供了强力支撑。”困难情况下,合肥对太阳能光伏企业不抛弃、不放弃,而是敢闯新路、敢破难题,赢得了企业的尊重,也实现了更长远的发展。

  首先,合肥瞄准国家重点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时代方向,于逆势中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冲刺千亿产值,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支持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促进光伏推广应用,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每度电再补贴0.25元,全国首推“度电补贴”,且支持力度全国最大。此外,合肥还另辟蹊径,把发展光伏产业与农村扶贫结合,使产业发展饱含民生温暖。

  分布式发电,不仅是用能方式的一种革命,同时也被公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合肥按照户均投资约2.82万元为农村贫困人口建设光伏发电站。电站所发电量一部分用于生活用电,其余卖给国家电网。“预计单户年平均收入可达2530元左右,其中现金收入2280元。”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合肥计划用5年时间支持1000个以上农村贫困户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这种扶贫方式不但变“一次输血”为“永续造血”,而且扶持力度更大更长久,创新实现了“精准扶贫”,切实解决了农村“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脱贫问题。该扶贫方式为合肥的首创之举,有望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创新引领 深谋发展 调整结构赢得量增质升

  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和建筑产业化,是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一季度,该三大产业分别实现增长79.9%、54.1%和64.7%,实现爆发式增长。一季度,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4.2%,快于全部工业10.8个百分点。目前,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位居全国前列。

  大发展推动大繁荣。在合肥,一批产业纷纷上升为国家战略:电子信息产业获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规上企业已超百户,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语音产业获批首个“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列入省部共同打造的千亿产业;因光伏产业我市获批“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城市”;因新能源汽车产业我市获批全国首批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推广应用规模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位于肥西县的TCL家电(合肥)产业园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项目建成后,TCL将把冰箱、洗衣机研发、制造全部“打包”搬迁到合肥。未来,有了TCL、惠而浦等在建项目的支撑,合肥将一举成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家电生产基地。

  海不辞水成其大,山不辞土成其高。“敢于担当,果断决策,创新融资模式,创新支持政策,为各类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合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走好“引进、培育、示范、支持”四步棋;另一方面,合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品牌创建,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