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闭馆一年多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28日重新迎客
安徽的早期生命、巢湖鱼龙、模拟化石挖掘现场……记者昨日获悉,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省地质博物馆将于本月28日起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将看到比以往更加新颖的布局、更加丰富的展品,并在互动娱乐中学习到丰富的地质知识。
据了解,位于合肥市政务新区安徽文博园内的省地质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展示部分面积16500平方米,是我省唯一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国内最大的地质类博物馆。展馆共分为六大常设展厅,分别是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资源与环境厅以及矿物岩石厅。
在一年多的临时闭馆中,省地质博物馆组织专家,协同设计、施工单位对需要整改的项目进行了认真整改和完善。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展览,除了对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巩固强化,还在陈列布展上做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在认真听取一些观众和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充分消化吸收在了整改内容当中。
记者了解到,在大的展览布局不变的前提下,省地质博物馆对各展厅的重点展项进行了完善提升。其中,生命演化厅在原来按照生命演化从低级到高级的基础上,更突出了在世界古生物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安徽特色展项,以安徽的早期生命、巢湖鱼龙等为专题,重点介绍了安徽古生物化石的特色。青少年观众最为感兴趣的恐龙厅,增加了安徽恐龙的专题介绍陈列,四楼展区增加了观众可参与的互动项目,如:模拟化石挖掘现场等对原先的互动项目进行了升级。展馆南一楼的矿物岩石厅做了较大调整,仅新增宝玉石展品就有200余件,如:自然金、祖母绿、亚历山大变石等。
除上述较大的提升之外,省地质博物馆还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对上架展品做了全面的“美容保养”;对展柜内标本重新进行了陈列,部分展品的摆放位置更突出展品;展厅及园区内增加完善了公共指示标识,自动扶梯等部位增加安全防护标识;调整了展厅内灯光配置,突出重点展项,实现声光电和展品的有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