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返城? 农民工往哪边走(图)

11.03.2015  08:33

  一边是从农村走向城市务工、收入日渐增长,一边是家乡企业频频抛出“橄榄枝”。今天,农民工面临着比过去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

  在合肥市高刘镇,经开区首场“春风行动”新春招聘会举行,现场联宝电子、佳通等3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887个,吸引众多返乡务工人员前来应聘。记者 吴文兵 通讯员 王芬/摄

   就业面临十字路口

  “落叶归根,等儿子结了婚,我们也该考虑回乡的事情了。 ”3月6日,在浙江一家制鞋企业打工的怀远农民张为勇告诉记者。

  老张夫妇带着儿子外出打工多年,把女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又拿出积蓄在老家新建了气派的楼房,张罗起儿子的婚事。完成儿女婚嫁“任务”,就回乡带带孙子、享享清福,这是不少老一辈农民工的选择,也是张为勇的心愿。不过,老张并没有仓促决定返乡,“家乡发展快,城里打工收入也不错。我们一家三口在同一家企业打工,生活上可以相互照应。 ”老张盘算着,多观望两年再决定去留问题。

  “一个女孩在外打工,父母常常担心我的安全和生活问题。这几年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不低,生活自在,父母也不用担心牵挂了。 ”接受记者采访时,28岁的怀远县涡北新城区杨郢村村民方小艳一脸满足。在小方工作的日资企业蚌埠温德福服装有限公司,260多名工人大部分都是像她这样的返乡农民工。

  “怀远交通发达,在这里建厂成本不高,物流快捷方便,大量农民工返乡,也使我们可以招聘到足够的熟练工人。”温德福服装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曹根兴介绍,企业自2012年投产以来,服装质量、生产效益等都令董事会感到满意。前不久,投资方拿出近百万元对企业进行消防改造,“生产环境改善了,对工人也更有吸引力。 ”

  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收入不断提高,可以在回乡和返城之间从容选择。记者了解到,怀远县现有工业企业700多家,每年新增岗位需求4000多人。为了吸引“孔雀”返乡,从2月12日至3月5日,怀远县人社部门利用农民工春节返乡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孔雀计划”之促进就业创业系列活动,全县60多家企业共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有的企业开出“月薪5000元,安排食宿”的优厚条件招揽返乡熟练工人。

   两种选择各有利弊

  回乡还是返城?就业的“十字路口”,一些农民工已经找到方向,作出选择。然而,也有人徘徊不定,难以取舍,或是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达成心愿。

  怀远县常坟镇农民赵春风曾经在江浙一带的建筑工地开推土机,打工多年,夫妻长期分居两地,还落下了屡治不愈的颈椎病、腰椎病。前些年,他每年返乡都想着找个轻闲点的活儿,就地就业,可一直没找着合适的工作。在建筑工地苦苦支撑几年之后,赵春风向亲戚学会了做卤菜,才得以转行。

  “刚给女儿上了户口,看着户口本,我才发觉,不管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少年,我们都很难在城市扎下根来。 ”蚌埠市淮上区梅桥乡青年魏瑶瑶如是说。小魏和父母都在浙江省乐清市的一家电气公司打工,小魏是一线操作工,月收入4000多元,享有“五险”,他的父母是杂工,每人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家人收入不少,生活起来却并不容易。

  魏瑶瑶于去年春节结婚,此后,爱人怀孕、生娃,一直没有工作,租住在20多平方米的小民房,生活十分不便,“我们也想租大一点的套房,可城市生活成本高,不能不省着花。公司的‘夫妻房’主要面向学历较高的技术人员,我这样的普通操作工根本排不上号。 ”生活水平比城里人差一截,成年人都有自卑感,孩子长大后如何面对这些差距?万一遇上经济不景气、企业裁员,一家人在城市又如何生活?小魏对此忧心忡忡。

  这几年,“村村通”工程和美好乡村建设,使小魏的家乡越变越美。如画的乡村里,小魏夫妻拥有一栋宽敞的楼房,他也曾想返乡就业,可在城里呆久了,不想再回农村生活,同时父母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返乡后收入要缩水不少,“不挣下足够的养老钱,不敢返乡。 ”小魏希望孩子能够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不要像自己一样四处漂泊。

  在城市难扎根,回家乡不适应。摆在魏瑶瑶面前的两难选择,也是不少“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共同的难题。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新生代农民工从青少年时代就跟随父母在城市学习、打工,有的在城市出生、长大,只在每年春节返乡住上短短的几天,他们对农村生活感到陌生,难以适应,对返乡兴趣不大。

   建好就业创业平台

  “我是模具工,找工作不难,但想要提升技术却没有门路。 ”“打工攒了点钱,想返乡创业,又不知该干些啥。 ”“合肥在推广居住证,领了居住证,我能不能像城里人一样申请廉租房? ”……采访中,不少农民工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一位从事多年人社工作的基层干部坦言,“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被纳入全省民生工程,农村小额创业贷款项目是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帮手,我们组织返乡招聘会时,发现很多农民工并不了解这些优惠政策。 ”他认为,政府在组织“春风行动”“孔雀计划”给返乡农民工送岗位的同时,应当多倾听农民工心声,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不断加大农民工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为他们搭建更加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

  “一些地方培训资源有限,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不多,工种单一,技术层次不高。与此并存的,却是不少地方县级职业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有的县建有多所职业教育学校,拥有上百名教职员工,招收的学生也仅百十来人。 ”省政协委员曹雷建议,把过剩的县级职业教育资源加以整合,腾出场地和师资力量对农民工开展短期培训,培训的工种、专业要切合就业需求和农民工实际需要。有了专业技能支撑,农民工不仅就业不愁,还有利于打通“上升通道”,更好地开展职业规划。

  提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赵春风感叹:“做生意3年抵上打工10年的收入,可农民工创业,实在太难。 ”创业之初,他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连亏了2年,老母亲在乡下愁得睡不着觉。农民工创业往往是跟风、靠熟人介绍,赵春风做卤菜生意,也是因为他的连襟在城里卖卤菜,生意不错。 “跟风盲从创业风险大,而且不是特别亲近的关系,也学不到人家的真本事。 ”赵春风希望政府在创业项目、创业途径、资金投入等方面多些指导帮扶。

  “过去农民外出打工主要为了赚钱,现在,他们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重视家庭幸福和子女教育。不管是政府还是用工企业,想要吸引并留住农民工,都应当正视和尊重农民工的合理诉求,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劳动更加体面,生活更有尊严。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顾辉博士说。

   ·延伸阅读·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帮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打工父母长年不在孩子身边,不仅会给孩子的教育造成困扰、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歙县育鸿学校校长汪育红提出“将设立关爱农民工家庭公益性服务机构引入民生工程”的建议。

  去年,汪育红在歙县经济开发区及自己创办的育鸿学校开展调研,共访问了300多名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结果显示:超过80%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父母,70%的受访者对子女有愧疚感。未将子女带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家长认为“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交流少”,将子女带到务工地的认为“不能保障子女接受好的教育”,而且“自己不懂得教育,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此外,感觉受歧视以及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种种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民工及其家庭。

  汪育红建议,由政府牵头,联系企业与社会组织合作设立关爱农民工家庭公益性服务机构,并将其列入民生工程实施,为农民工家庭提供帮助。其主要内容包括:为农民工家长举办家庭教育、妇幼保健知识讲座;提供户口、教育、社保等政策信息,帮助协调子女异地入学问题;开通假期探亲专列,并设立返乡探望补助,设立家庭开放日,鼓励和支持农民工与子女团聚;面向农民工家庭开展24小时心理与情感咨询服务等。 (记者贾学蕊)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