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法院四举措审理农村留守儿童权益案件效果好

04.09.2014  18:35
 

  安徽法院网讯  针对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问题日益突出的现象,定远县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案件时,多举措并举,积极探索儿童权益维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有效地运用司法手段,重点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获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1、司法为民,方便诉讼。对审理涉及的留守儿童案件,经审查发现经济确有困难,为其减免诉讼费,开辟绿色通道,对追索抚养费以及涉及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纠纷,及时立案,快速审理,优先执行;对法律知识匮乏的留守儿童及其亲属适时进行释明,提供法律咨询。

  2、依法审理,强化保护。妥善审理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等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案件,关爱弱势群体,注重考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和实际需要,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一是在离婚案件中积极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对子女抚养问题兼顾父母的实际情况与留守儿童的个人意愿,做好对留守儿童的解释说服及思想疏导工作,对家庭财产的分割尽量满足留守儿童和与其共同生活方的生活需要。二是在校学生和幼儿损害赔偿案件中,注重充分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使受害人及时、全面得到司法救济。三是是依法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或先予执行等措施,以避免因侵害留守儿童的责任方转移隐匿财产造成判决后无法执行等损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情况的发生

  3、寓教于审,挽救失足留守儿童。近年来,定远法院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留守儿童少年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5%。这部分留守儿童少年,一部分是寄养在他人家里或在学校住宿,有的父母一年才与子女见一次面,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自控能力差,部份留守儿童心灵发生严重的扭曲,有的受网络不良内容侵蚀,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该院在审理留守儿童犯罪案件时,本着多挽救一个留守儿童就是对社会多尽一份责任,从“”入手,不但对留守儿童感化教育,而且主动联系其远在外面打工的父母到庭,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分析查找其子女犯罪的原因,指出其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帮教,让其子女真正认识到犯罪的根源,幡然悔悟,重新做人,从而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对判处缓刑的留守少年,积极落实帮教组织,签订帮教协议,制定帮教制度,并定期回访,使这些不幸失足的留守少年迷途知返,回归社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4、教育帮扶,启迪留守儿童心灵。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全面,心灵受到扭曲,定远法院为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结合涉及留守儿童刑事、民事案件的审判实践,抽派数名审判经验丰富,又精通做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法官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上法制课,一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宣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使青小年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积极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