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思
实现动力结构转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增长中高速、产业中高端的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和要求之一。国务院日前作出决定,在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基础上,在福厦泉和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在升级发展上探索更多鲜活经验。安徽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历经8年跻身“国家级”,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当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升合芜蚌与长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合作。
一、合芜蚌必须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在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布局中,合芜蚌基本纳入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地域。区域经济布局实质上是生产力布局及其资源要素布局,一定的经济发展区域必需有生产力分工整合体系与资源要素配置集成体系。就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配置集成而言,长三角城市群必需拥有功能强大、富于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所谓区域创新体系,其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合芜蚌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不仅必须融入长三角生产力分工整合体系,而且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更必须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安徽是科技大省,合芜蚌是安徽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富集区,而合肥是合芜蚌地区的核心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是科技创新强市,也是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不妨以这两个城市为例,考量合芜蚌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十三五”时期,合沪两市都把创新驱动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合肥实施“建设创新高地”战略已有多年,上海也把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构造全球城市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更大范围内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从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无疑是两市一致的愿景与诉求。 “十三五”时期,合肥将着力构建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合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有关研究提出:一是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开发、生物科学技术等的产业化应用;二是以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基地,集聚科技要素,完善配套设施,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深度融合;三是提升传统产业中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四是加强数字消费、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医疗养老等新兴服务业的技术支撑,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五是深入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建成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建好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五大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和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家电、循环经济、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环保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围绕“4+3”产业集群,构筑创新要素集聚载体。
从上海方面考察,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实体经济体系与现代服务业体系双轮驱动,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选择。上海有关研究指出,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高端制造业持续繁荣和强大。要聚焦产业前沿技术,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研发服务业等新的服务型制造业态,为此上海有必要通过城市合作关系有效利用、集聚创新资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优化产业创新网络。另一方面,面对上海商务成本高、土地资源稀缺的现实制约,有效解决长期以来上海研发创新成果异地转化所带来的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区域倒挂消极效应,上海有必要通过城市间的合作关系探索新型创新成果异地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模式。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比以往时期更加迫切;凝聚科技创新重点、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以形成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比以往时期更为重要。从合沪两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取向考量,聚焦科技与产业结合的重点、建设研发与转化结合的平台基地、力求在更大范围配置相关资源,显见是相同的取向。这一相同的取向,构成了合沪两市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在诱因。这一诱因在合芜蚌各市和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之间同样广泛存在,这就为合芜蚌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给出了基础和机遇。
二、以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为合作载体
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专业创新中心、公共实验室以及其它科技支撑平台)是优化和集成科技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载体。科技创新平台因其具有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功能,越来越成为政府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抓手。按照科技创新合作的规律性的要求,战略性合作需要构建包括要素、载体、功能、运行机制和保障等系统化架构。我们设想,合芜蚌融入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应重点以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为合作载体,充分发挥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便于集成创新、利于成果转化的优势功能。共建创新平台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1、共享创新要素、资源。科技创新具有不可封闭的外溢性,因而科技创新有赖于要素的充分流动和共享。构建双城科技创新战略性、系统性合作平台,重在建立两地创新要素、资源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一是促进人才流动、人才共享。建立人才汇聚培养与共享机制,制定两市统一的政策,为两市人才交流、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建立“政产学研用”人才联盟数据库。完善人才认证与人才流动机制,推动各智力要素的对接。二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协同,促进两市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合作建立一批共享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和数据库,为两市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三是通过完善专家资源交换、科技资源共享等机制,加快推动科技资源流动,实现基础研究项目成果的开放共享。四是促进科技金融资源共享。联合打造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为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和快速成长提供资金支持。
2、共建平台运行机制。在科技创新合作系统中,合作的基础是结合点,合作的依托是载体平台。聚焦科技创新的前沿、重点、共性问题,共同建设若干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城市间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相互开放,以创新带头人和“双创”团队参股、加盟合伙、战略联盟、协同联盟等形式共建国家实验室、科创中心、研发中心等。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一批高端研发创新中心。加强城市间“官产学研资”合作,建设一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比如激励上海科技院所和高校到合肥建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转化基地,合肥科研院所和高校到上海建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发动更多的合芜蚌科研机构和高校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相应方面建立紧密型合作。
3、开展协同创新。随着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增强、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当前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多角色、开放性的特征,并逐步演变为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的协同创新模式。因此,共建创新平台要树立开放、协同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共同出题、共同组织、共同研究、共享成果”的合作研究机制与模式,整合创新资源,在重点领域,尤其是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热点、难点科技问题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实质性研究合作。根据调研资料分析,合芜蚌与长三角区域其他中心城市在重点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都有颇多交集,这是现实结合点,在启动期就应该大力推行两市联合研发、协同创新。此外,针对区域共性重大问题,如雾霾治理、水资源保护、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领域,整合科技力量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区域创新体系内部的合作不求面面俱到,重在有所突破,确定相关产业的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的研发目标,共同攻关和发展。
4、建立制度信任机制,联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靠正式契约制度,是建立科技创新合作信任关系的制度保障和可靠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是鼓励创新的必要保障,尤其是不同主体跨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特别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在合芜蚌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进程中,应注重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层面的制度信任机制,政府及其相关监管机构层次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创造和行政保护网络,加强跨地区行政执法。相关监管部门应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合作联盟,共同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高层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落户两市。加强标准化战略的研究,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