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生态产业园建设方兴未艾

03.11.2015  11:02

  天蓝地绿水净,是走进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人的最初感觉。这里,与传统概念中产业集中区机器轰鸣、浓烟阵阵的景象大相径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讲工业文明,也要讲生态文明,是高新区一贯的理念”,高新区负责人说。

  2014年9月30日,合肥高新区被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联合授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光荣称号,成为我国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能够花落高新,与高新区一直以来以生态思维加快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创建环保产业园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做好水文章、绿文章息息相关。

  源头管控,进门先下环保棋。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强化源头管理、源头控制、严格准入;做好“加减法”,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

  合肥高新区建立环境准入机制,环保部门在重大项目引进时,抢抓提前量,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说不。实现园区工业废弃物处理率、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率等几项指标与长三角同等工业园区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坚持大环保,提升整体生态水平。“ 没有整体的环保,就没有局部的绿色”,是合肥高新区上下一致的观点。近年来高新区实施绿化大会战项目34项,绿化面积124.78万平方米,新增造林面积623亩;“河长制”管理有序推进,被市政府通报表彰。开展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编制《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两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列入示范区建设二期项目;市容市貌规范有序,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日益精细,数字化城管平台投入使用,城市管理工作全市考评保持领先。环境保护更加有力,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环境监理、监测新模式;“环保产业园”启动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综合整治继续推进。

  项目落地,生态工业聚集发展。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在开发项目中大规模应用绿色、可再生的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2011年建成投用合芜蚌试验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制热面积近8万平方米,是合肥市已建成应用的单体规模最大的地源热泵工程。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供暖和制冷运行费用节约50%以上,每年节电约300万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约70%以上。已建成投用的创新产业园一期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0.63兆瓦,年均发电量约69万度,是合肥市首批屋顶光伏发电站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创新产业园二期和明珠产业园项目,分别规划设计了0.4兆瓦和5兆瓦屋面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共5.4兆瓦,年均发电量约531万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100吨,减少燃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3200吨、二氧化硫约1600吨、烟尘约1440吨。

  制订政策,管理创新出效益。 “在生态园区建设上,既要注意项目与园区这个看得见的手,又要注重政策与管理这个看不见的手”,合肥高新区负责人说。合肥高新区高度重视政策在发展生态产业上的全局性作用。近年来,高新区坚持对园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参保环境污染责任险、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给予奖励补助。2014年,在落实合肥市促进产业转型发展“1+3+5”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制定“2+2”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奖励标准,扩大奖励范围。在管理上,积极践行管理创新,引导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市场化,既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又提高了企业环境管理专业水平。建设移动执法系统,建设智慧环保,向科技要生产力,实时监控企业排放。实行企业环保工作人员到环保等政府部门轮岗培训制度,提高企业环保工作管理水平。

  合肥高新区自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

  2014年合肥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均比2008年增长近3倍,年均增速均在20%以上。园区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产生量、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5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国家标准,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1吨标准煤/万元,仅为国家标准限值的1/5,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园区企业数由2008年3000余家增加到目前的8000余家,成为安徽省内最大的工业企业聚集区、最大的科技型企业聚集区。

  面对成绩,合肥高新区思路清晰。下一步,将坚持以环境管理机制、政策支撑体系与科技创新为抓手,争取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园建设、环境管理信息化、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