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车窗抛物九成是扔烟头 整治一年取证仍是难题

20.11.2015  08:18

车窗抛物

合肥从去年10 月底集中整治车窗抛物,到现在已经一年。一年前,乱扔的有塑料袋、易拉罐等多种垃圾,现在则有90%是烟头;而举报量也从最高峰的一天一百件以上,稳定到现在的一个月七八百件。而面对新出现的取证难等问题,合肥城管准备修改办法,同时接触司法部门,欲将拒不接受处罚的车主移交有关部门强制执行。

证据视频截图上传采集库

举报人将车窗抛物的视频证据交给城管部门之后,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被判定为有效?在包河区城管局执法大队,记者见到处理过程。

“合肥市城管局统一受理举报,对于确认有效的举报,会根据行为发生地转给各区城管部门进一步办理。”包河区城管局执法大队违停办主任汪丽介绍说,他们将举报分为两种类型:抛物事实清楚的视频证据,由城管部门自己处理;如果较为模糊,需要进一步判定的,会通过系统上传给交警部门。

随后,汪丽打开电脑内的“违法证据手动采集库”进行了演示。“这是一份今年7月30 日的车窗抛物视频截图,一般来说,我们会截取视频中抛物动作明显的三张图上传到采集库。”汪丽将图片中显示的车牌号码输入后,平台上随即显示出对应的驾驶员及车辆信息,初步核实后,汪丽将其上传到交警部门的数据库,“这还需要交警部门再次进行审核,最后才能进入处罚流程。”

车窗抛烟头面临取证难题

合肥车窗抛物整治进行了一年,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据介绍,从去年10 月28 日启动到今年11 月8 日,合肥市城管局收到了900 多名市民对乱扔垃圾行为的举报,举报数量达到18929 件,但有效举报只有6585 件。“这就牵出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合肥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说,很多案件是靠市民的行车记录仪抓拍的,“之前乱扔塑料瓶、垃圾袋,垃圾体积很大,看得也很明显,比较容易认证。但现在绝大部分是烟头,就比较难认证了。”

他说,烟头很小,而且容易隐于背景中,所以记录仪不容易清晰地记录下来,“有时候举报人也问我们,为什么他明明看到了,却不能作为有效举报。其实肉眼看到了,但机器不一定能拍那么清楚。”另外,现在城管部门与交警部门联手整治,对抓拍的画面要求也很高,“必须在三张截图里,同时包括时间、地点、车牌号、抛物行为四个要素。市民又不是专业抓拍人,有时候前车变个道、加个速,人眼看没问题,但机器就难拍清楚了。”

六安一车主挂号信寄罚金

负责处理车窗抛物举报一年来,庐阳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秩序中队中队长徐永洁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被举报人。其中,来自六安的一位当事人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今年8 月,一辆六安牌照的私家车被举报从车窗内抛烟头,我刚开始和他进行电话沟通的时候,他还不相信我的身份。”为了打消当事人的顾虑,徐永洁让他在网上搜索关于合肥市治理车窗抛物的信息,“后来他主动加了我QQ,我把这段视频证据发给他进行确认,他也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当事人家住六安,并不常来合肥,如何缴纳罚款成了问题。“因为要确认车主信息,需要他把驾驶证、行驶证复印件邮寄过来,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直接把20 元的罚款和复印件放在一起,通过挂号信寄来了。”

车辆过户给处罚带来难题

在办理举报案件的过程中,徐永洁还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车辆被拍到有抛物行为后,因车辆过户,驾驶员信息和车辆信息并不吻合。

“比如今年4月,一辆车的车主被拍到乱扔烟头,谁知道5月份的时候车辆就过户了。”

徐永洁说,由于驾驶证、行驶证变更,当事人无法提供有效的证件,只能把过户后的车辆所有人一起带到了庐阳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来确认信息并接受处罚。

包河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监察室主任刘健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我遇到的一位当事人,他的车辆已经过户一年多了,但他还是联系到了后来的车主,主动到我们这里交了罚款。”

证据面前仍有人拒不认罚

以包河区城管局执法大队处理的车窗抛物举报为例,虽然主动缴纳罚款的当事人不少,但仍有近四成的抛物者以各种理由拒交罚款。

“就拿前几天的一起举报来说,一位当事人从车窗内扔出了两张A4 纸大小的广告单页,证据视频也拍得十分清楚,但这位当事人说广告单页是被风吹出去的。”对于这样的解释,包河区城管局执法大队监察室主任刘健很无奈,“至于会不会缴纳罚款,她还说要向律师进行咨询。”而在抛扔烟头的举报案例中,不少当事人还爱“认死理”,“在确认信息时,他们表示一定要拍到手伸出窗外扔烟头的镜头,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

刘健告诉记者,在与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有些人对城管部门的处罚表示不认可,“他们认为,只有交警的处罚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现在九成车窗抛物是烟头

“刚开始的时候,有扔矿泉水瓶的,有扔早餐盒的,有扔塑料袋的,而到了现在,90%扔的都是烟头。”回顾合肥这一年的车窗抛物整治,合肥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0 月底启动整治之后,接到的抓拍举报里,有各种各样的乱扔垃圾的行为,“现在不一样了,基本上扔的都是烟头,大件的东西已经很少了。”他说,这说明通过处罚、宣传等措施,很多市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不再乱扔东西,“但烟头还是较多,可能与很多人有开窗抽烟的习惯有关。”

整治启动时,合肥就发动市民参与,用随手拍的方式,抓拍车窗抛物等乱扔垃圾现象,并实行奖励制度,查证属实的,每一例奖励100 元。“举报量的变化曲线,也很有意思。”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刚启动时,没多少市民参加,“去年11 月才不到30件。后来有人真的拿到了奖励,才激发了大家的热情。”据介绍,到今年五六月份的高峰时,城管部门甚至一天接到100 件举报,“后来我们跟交警合作,加大了处罚力度,到现在,举报量基本稳定在一个月七八百件。”

拒不受罚或被移交司法

合肥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从车内扔烟头行为仍然较多的情况,合肥市城管局已经采购了一大批车载垃圾箱和专门的塑料袋,准备配备给出租车司机,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乱扔垃圾行为。

另外,鉴于一些车主对处罚通知置若罔闻,合肥市城管局今年已经联手市交警支队,从7 月起联合执法,车主如果不及时接受处罚,将影响机动车年审、过户。但是,即便这样,仍然还有一些车主拒不接受处罚,对此,合肥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开始接触司法机关,准备将这些多次告知仍不来接受处罚的车主移交司法强制执行,以加大处罚力度。

此外,合肥市城管局下一步还将更新完善相关规定,“比如在时间上做一些调整,要求举报人要在抓拍后两天内将抓拍视频上传,以提高处罚效率。”

数据

一年间,共收到900多名市民的举报,举报数量达到18929件,其中有效举报6585件。

举报高峰时,一天接到100 件举报。目前月举报量基本稳定在七八百件。

刚开始整治的时候,车窗抛物有矿泉水瓶、早餐盒、塑料袋等。现在,90%为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