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成国内最大集成电路生产基地
近日,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驻合肥经开区,建设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项目,年封装消费类、通信类等集成电路芯片217亿颗,产值将达140亿元。该项目将填补国内在存储器芯片细分领域的空白,并改变中国在该领域依赖国外进口的格局。昨日记者获悉,合肥正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集成电路生产基地,吸引了一批“航母级”企业愿意前来投资发展。
更多电子产品“大脑”合肥造
通俗地讲,“集成电路”就是将晶体管、电阻、电容这些元器件组合在一起,构成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大脑”。
随着家用电器、面板显示、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等产业日新月异,对于集成电路的技术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初步估计国内每年对芯片的需求超过300亿人民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合肥市发改委的专家介绍。
合肥正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推动面板驱动、家电、汽车等芯片国产化,实现“合肥芯”、“合肥造”、“合肥产”和“合肥用”的一条龙全解决方案,提升合肥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
重大项目牵头一年“吸金”600多亿元
如今,合肥已成为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签约富士通微电子、芯福传感器、集创北方等项目45个,总投资630亿元,格罗方德、群联电子、华大智宝、敦泰科技等在谈项目近26个,总投资约505亿元。
重大项目不断落户,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向前发展。目前,杰发汽车电子、北京君正、兆易创新等20个项目正式运营;富士通微电子、力晶科技等10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今年全市还有20家集成电路产业项目落户。其中,合肥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将在新站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5.3亿元,是目前全市投资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计划年产4万片12英寸晶圆,产值达35亿元,项目有望在2018年达产。
未来建立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
“之所以选择在合肥研发芯片,主要是看中这里的平台好。”一家入驻经开区的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表示,合肥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面板产业基地、家电产业基地,还是国内重要的汽车、装备、新能源产业基地,中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合工大、安大、中电科38所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智囊,这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根据合肥市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从企业初创、研发、配套、资金、市场、环境等方面,都会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支持。全市计划用5到10年时间,打造国内最大的面板驱动、汽车电子、功率集成电路、特色存储器等特定芯片的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企业近60家,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和设备等方面,从业人员1万多人,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预计到今年底,全市集成电路企业将超过60家,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