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以骐骥之速推动城市建设实践

23.05.2014  17:24

  城市要发展,必须善于不断打破局囿,增强承载力,提升辐射力,形成集聚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打造为宏伟愿景,以“1331”市域空间新格局为规划指引,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思路,近年来,合肥锲而不舍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步阔而不止。8年大建设,合肥无一日懈怠。综合交通、环境整治等8大类、2461项工程相继上马,总投资2980亿元。截至今年4月,已完成1969项,完成投资近2000亿元。其中,完成综合交通工程797项,建成路桥总长约1300公里。

  在合肥发展经验这本大书中,城市建设是绕不开的篇章。5月15日,省长在肥第四天,不辞连日辛劳深入合肥城市建设一线指导工作。

  规划引领 主城、组团、新区同步推进

  下高速进入巢湖市区,双向6车道的长江路宽阔通畅,既提高了通行效率,又提升了城市品位。然而,行政区划调整前,这条路却是原地级巢湖市一条著名的“鸡爪路”。

  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站上新的发展起点。为推动巢湖市与合肥中心城区等高对接,总投资129.5亿元的“十大工程”在巢湖市展开实施,长江路改造就是其中道路通达工程的项目之一。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空间整合优化和功能完善,以生态为生存之基,以创新为发展之源,明确了市域空间新布局。”市城建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

  巢湖市城市面貌随长江路改造等工程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一项全新的规划编制方式——“三规合一”正由合肥市开创。《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将“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环巢湖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三个专项规划合成一个,实现有序衔接,重金面向全球招标。

  新蓝图明确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现代战略定位以及“1331”的市域空间新布局,即:着力优化提升中心城区;特色发展巢湖、庐江、长丰3个城市副中心;着力培育新桥临空、庐南、巢北3个产业新城;创新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

  此举,为市县一体化发展和城市长远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

  踏石留印 合肥城市建设开启新纪元

  巢湖是合肥的独特资源、潜力所在和魅力之源。滨湖新区临湖而建、因湖而兴,是合肥寻求未来10~15年发展空间的重要平台。去年5月,滨湖新区通过住建部与美国能源部联合组织的评审,被确定为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区。滨湖新区始终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兴城镇化道路,一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社会事业初具规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气逐渐汇集的新城区已基本形成。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城市发展要求新区开发与老城提升同步,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同步发力。

  近年来,合肥市通过道路交通大建设,包括高架、出城口、三环路网等在内的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区道路骨架实现了“”字形向“”字形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主城区通向四个组团和滨湖新区的“一刻钟快速交通网”初步形成,“三环多放射”的城市动脉交通网已形成;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施工齐头并进,3号线预计今年底开工。对外交通方面,合肥水、陆、空交通建设全面推动,正由一个“通过式”的交通节点,向承东启西、接转南北“放射式的交通枢纽”转变。

  除突出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以外,合肥城市建设还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着力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让城市建设直接惠及人民群众,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尽管城市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发展起点,但合肥大建设持续发力,这种踏石留印的干劲塑造了一批精品工程,改善了城市面貌,增强了城市承载力,提升了城市辐射力,形成了城市集聚力,走上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道路。

  创新机制 2000亿城建没倒下一个干部

  合肥城市建设不断创新优化体制机制,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腐墙”。

  得益于近年来一批巨擘项目不断上马形成的支撑,截至目前,合肥“大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2000亿元,但没有一个干部在这些项目建设上“倒下去”。这得益于合肥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个重点,围绕城市建设设计关键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管事。

  过去,合肥的城市建设由城乡建委一家大包大揽。“大建设”开始后,进行制度创新,推行了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分开”制度,由各部门分别承担这些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关键环节,既提高了效率,又防范了建设领域的腐败风险。

  同时,合肥还创新政府指导方式,进行了“三整合”,即整合投融资平台、整合工程款拨付制度、整合政府工程建设管理。这在全市形成了各尽其责、互相配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大建设”一盘棋格局。

  还有一系列创新之举:创新招投标办法,实行“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实行分级统筹、建管分离;创新拆迁安置办法,实行“三榜公示”;创新项目审计管理机制,全面推行项目跟踪审计制度;创新工程调度指挥机制,专门成立市大建设指挥部。

  “未来几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期,也是我市新一轮城市大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市仍将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将合肥打造成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