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方兴未艾
“互联网+”可以推动“物质文明”进步,“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8月25日下午,合肥市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传递出信息,为主动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合肥创新培育“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互融发展模式,扎实推动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进社区,传播“微文明”、开展“微公益”、汇聚“微力量”。
“互联网+”群众服务:打造为民办实事品牌
近年来,结合合肥市文明创建重难点工作,合肥市发动网民参与网络“微创建”,精心打造文明“微品牌”,为文明合肥贡献“微力量”。
登录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明光民言”微社区,可以看到“网上社区议事会”加强和网民互动,收集民意,化解民怨,每月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居民意见达30余条。“通过梳理,目前共实施公益项目12个,主要涉及社区管理、公共安全、公益设施和社区文化等,此举有效地化解了网络戾气,增进了社区和谐。”明光路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根据网民意见,在御景湾小区、和平盛世小区、滨河路沿线以及社区文化艺术馆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根据广大党员提议,在网上开展社区微党课,由原先的“一人讲、一片听”变为“人人讲、大家议”;有行动不便老人反映理发难问题,街道因此设立“方圆”义务理发室,专门给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并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无独有偶,包河区也积极通过社区网络平台搜集居民意见,对于“民需类”意见,社区以项目制方式办理,如在滨湖世纪社区建立社区“微公益广场”,推出“亲情六敲门”、观湖苑休闲长椅、启明星幼儿园爱心斑马线等68个公益项目。“对于‘民难类’意见,社区则以督办制办理,如网民反映较多的物业管理问题,社区推动物业管理模式创新,赢得了群众赞许。”滨湖世纪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互联网+”志愿服务:网络微公益方兴未艾
创新“微公益”汇聚“微力量”。如今的合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志愿服务精神正在网络空间弥散开来,网络微公益方兴未艾。
利用“互联网+”平台,今年,蜀山区重点打造了“蜀山志愿服务平台”,打通了志愿服务线上线下瓶颈,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和有意愿的志愿者能有效对接。“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招募了青松食品、民众医院、日行教育等一批有经济实力又具爱心的企业,主动与他们对接,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蜀山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年6月开展的“蜀山好人节”,就是联合合肥民众医院,为蜀山道德模范及“中国好人”开展免费体检。8月初,蜀山区志愿者协会联合日行教育集团,对“好人”子女开展“爱心夏令营”,迅速在网上引发“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热潮,使越来越多正能量在网络集聚。
据悉,庐阳区则探索运用“互联网+”模式推进志愿服务,开发“志愿庐阳”APP,实现全区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长、服务内容实现电子化记录、管理与查询。目前,已有近万名志愿者安装注册该软件,成立下属志愿组织121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9次,累计公益时间43475小时。
“互联网+”好人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今年7月,合肥举办“好人筑好梦,丹青绘丹心”画家进社区活动,活动主办方邀请漫画家以20位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为对象创作简笔画、漫画,并制作“好人肖像”电子文档,在网络空间传播,引来各方点赞。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介好人,不断挖掘身边凡人善举,让“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成为居民心中普遍价值观。各县(市)区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好人”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悉,瑶海区通过网上网下联动深化“好人”宣传,将“好人”事迹材料制作成二维码,印制在各类宣传载体上,手机轻松扫描即可阅览。此外,该区还在全省首开“网上道德讲堂”现场直播,邀请陈万霞、童春香等“中国好人”参加宣讲,据统计,当天全国在线收看达10万人次,网络跟帖近5000条。随后,瑶海区将网络道德讲堂常态化,截至目前,该区各单位共组织近120场网络道德讲堂活动;蜀山区利用“安徽网上好人馆”和蜀山文明网,组织居民开展“我身边的好人”网上推荐投票和评选,同时利用新媒体矩阵对全区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传递正能量。
·束芳 戴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