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社区拆迁 百年老井能否保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94岁的范恒发徒步 1里,走向田野里的“徐大井”时,脑中浮现出乡亲们排队打水的场景。这几日,随着庐阳经开区景湾社区(注:即井湾居民组)的拆迁工作展开,不少居民要与故土和老井告别,他们希望这口井得到保护。景湾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磊表示,拆迁不会影响到这口老井,虽然此前社区并无老井保护计划,但他会向领导转达居民们的提议。
94 岁的范恒发老人说,这口 老井比他还“年长”。
居民:井深情浓历史悠久
范恒发老人带着记者找到“徐大井”,它直径约0.5米,深约17.5米。有人丢一块石头进去,过了几秒,记者方才听到它沉底发出的响声。这口井由青砖砌起,井口的红砖是1949年后修砌的。如今,虽已无人使用这口井,它的水位依然不低,井内有一些枯枝落叶。
范老告诉记者:“它的岁数可比我大多了,有100多年。”从范恒发记事起,这口井便成为了附近5个村民组的“水库”。范老说:“它的水温冬暖夏凉,冬天下着雪,井里冒着热气,井口的雪留不住,下下来就化掉了。夏天,我们用它泡茶煮饭,水清清的,比塘里头的水好。”范恒发曾担任“井湾生产大队”团支部书记,他介绍,从前这一片叫做“龙湾”,正是因为这口井,1952年后改名为“井湾”。
郑相勤今年 66岁,在此生活了 50年左右,曾任“井湾居民组长”。她说尽管家里打了井不用再去老井,但她常常怀念老井的水,因为“煮出来的稀饭都是红色的,香得很”。上世纪 50年代起,各个生产队开始打井,富有的人家在自家打井,去“徐大井”打水的人减少了。虽然如此,几位老人有时依然去看看这口井。
社区:或设专项保护资金
记者了解村民的希望后,向景湾社区党委副书记张磊反映。他表示,拆迁不会影响到这口老井,因为只是拆房子,不会影响到田地。
记者发现,“徐大井”的井圈上并无铭文,张磊表示,关于它的“身世”,没有文字记录,只是在居民之间口耳相传。对于老井保护工作,张磊称,此前并无计划,但他会向领导转达居民的提议。“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能设立专项保护资金,或修缮一番,安装安全护栏,一方面保护居民,一方面保护老井。”
赵明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郝嘉奇/文 记者 陈群/图
责任编辑:何迅纪 文章关键词: 社区拆迁 百年老井能否保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