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到可转账!合肥一市民收两年未联系同学五一喜帖
市民被五一请帖“轰炸”(资料图)
人不到可转账!合肥一市民收两年未联系同学五一婚帖
婚丧嫁娶、生子满月,乔迁祝寿……面对各种邀约,随礼是免不掉的,但动辄成百上千的随礼却让家住合肥滨湖书香门第的沈小姐倍感压力,但她称虽然高昂的人情花费为人们所诟病,但面对一封封“红色炸弹”她还是无法拒绝曾经同学的邀请。
未到五一已收三封喜帖 人不到可银行转账
“还未到五一,我已经收到了三封喜帖。”家住滨湖书香门第的沈小姐表示, “前不久,一个已经两年没有任何联系的同学给我打来电话,邀请我五月一号参加他的婚礼,但是我现在人还在合肥,根本不可能赶到福建去。”
据沈小姐介绍,自大学毕业后,这位“准新郎”即便是逢年过节也和自己毫无往来,但这次突然被邀请去参加婚礼,沈小姐感到出乎意料。
真正让她“无语”的竟是,当自己对新人表达祝福并表示不能到场之后,同学那边也表示出深深的遗憾。原本以为对话就到此为止,谁料同学竟提出,让沈小姐将“礼金”汇入他指定的银行卡账号上。
沈小姐坦言,在挂完电话之后,心里感到十分的不舒服,“虽然是同窗四年,但大学期间自己和这位同学交往并不多,如此‘要钱’真让人寒心”。
礼金摇身变“支票” 凭此卡可享受免随礼
“朋友婚礼我们全当是借此机会友人相聚,对于关系亲密的,我们都是‘打白条’。”从事游戏软件设计的陈先生称,婚礼不该成为“敛财”的手段。
陈先生拿出一张精美的卡片,内容为“恭祝新婚快乐,凭此卡日后参加本人婚礼免随礼”。
“像我们这边私交甚密的朋友,在大家结婚之前就商定好,不管是谁结婚,都免去随礼这个环节。”陈先生表示,这种“白条”只在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圈里实行,但对于普通朋友,礼金一般控制在两三百左右。
“随份子”不应变成负担
合肥社会学家王明明表示,婚礼随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人情活动,代表了向新人的祝福,“传统风俗是有钱出钱,没钱送点东西,以减轻婚礼操办方的经济压力,只要心意到了就好,并不强求。”
但现在都送现金,而且数目越来越大,人际关系被“份子”套牢,送的、收的心中都在暗暗叫苦,其实像不能到场的外地婚宴,完全可以打电话祝福一下,不应把“随份子”变成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