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的安徽:创新驱动的“安徽快车”

01.07.2014  11:04

  转型发展,创新最关键。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谁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大胆闯,大胆试,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之路。

  从最初的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再到创新型省份,创新的步伐越迈越大,领域越来越宽,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双双保持全国领先、中部第一。 2013年,安徽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1家,平均每天诞生1.2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比1988年增长10万多倍。

  发动创新“引擎”,“安徽快车”正奋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人超越……

  一个核心战略

  ——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实施细则。 2013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今年初,国内首条8.5代氧化物面板生产线在合肥京东方正式投产。 “合肥造”110英寸超高清显示屏、冰箱透明显示屏等尖端产品惊艳亮相。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平板显示这一关键技术,站到了与三星、夏普等国际巨头同一级别的平台上。

  以京东方为时空坐标点,一个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拉动投资额近400亿元、实现产值达千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人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合肥平板显示产业“从无到有”的传奇,是安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发展确定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早在2004年,合肥就在全国率先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08年10月,安徽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2009年,安徽列入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2011年,合芜蚌试验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我国第四个自主创新重点区域。 2013年11月,科技部批复同意安徽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安徽成为继江苏之后全国第二个创新型省份试点省。

  今年2月,安徽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同时配套制定了6个实施细则,将合芜蚌试验区政策拓展到全省。省政府整合原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新增3亿元,设立每年10亿元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创新型省份“1+6”政策落实。

  从试点市,到试验区,再到创新型省份,一次次提升的背后,是决策者对当前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

  省委书记张宝顺多次指出,安徽过去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依靠自主创新。省长王学军在调研时不断强调,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

  在创新“引擎”驱动下,安徽正奋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人一跃”。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8位,进入产业化实施的专利达41.1%,居全国第1位。

  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比1988年增长10万多倍。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1家,平均每天诞生1.2家。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项目实现了我省在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上零的突破。智能机器人、量子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一块创新高地

  ——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合芜蚌试验区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9%,高出全省7.1个百分点,在全省创新发展中当龙头、扛大头、走前头

  北京有个中关村,安徽有个“合芜蚌”。

  在安徽创新发展大局中,“合芜蚌”是一枚极具战略意义的“棋子”。合肥、芜湖、蚌埠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自主创新,将对全省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为打造合芜蚌创新高地,安徽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

  ——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至7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实施升级创新型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和优化创新环境“六大工程”。

  ——合芜蚌三地的科技创新企业可将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形式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成果处置权、处置收益权、股权激励税收等也比照中关村示范区政策执行。

  ——启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打破原有体制机制,以市场化人才评价、人力资本作价入股、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与潜能,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在岗创业。

  从事绝燃材料研究的陈林博士和他的团队,就是创新激励的受益者。三年前,他们与合肥一家企业联手成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在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里,陈林所在单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技术股占到了四分之一,根据股权分红激励政策,合肥物质研究院将技术股的30%奖励给了陈林团队。眼下,这项保温性能高过现有保温材料10倍左右的新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未来面对的将是庞大的国内外市场。

  在创新发展上,合芜蚌三市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合肥市围绕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工程等8个增长源,实施“五个一”推进计划。即打造一个高端研发平台、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牵动项目,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园区。

  芜湖市先后出台40多份配套激励政策文件,从财政扶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创新型企业给予全方位扶持。启动“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每年安排1.2亿元用于人才特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向芜湖集聚。

  蚌埠市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构建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2只股权投资基金、5家创投公司,开辟了该市企业直接融资新渠道。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补偿资金也纷纷试水。

  当龙头,扛大头,走前头。合芜蚌试验区迅速成为安徽转型发展的“主引擎”。

  2013年,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9%,高出全省7.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757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占全省54.7%。高新技术企业达1107家,占全省54.9%。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8人,占全省99%。

  一群活力主体

  ——企业担当创新主体,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 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75%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于企业或由企业承担

  “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 ”在安徽,只要你有技术、想创业,政府就会尽力搭建平台。

  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内的合肥宏晶微电子公司,是一家只有20多名员工、专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企业,其研发的高清数字多媒体主控芯片,可在电视与电脑显示器上播放i-Phone、iPad的图像和声音。该公司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资产规模仅有二三百万元,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为了帮助企业得到第一笔贷款,合肥高新区和杭州银行合作的“创新贷”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帮助企业融资3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为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安徽规定,所有科技攻关项目都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实施,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

  近年来,安徽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全省开展研发活动的各类企业达2489家,共建立研发机构2959个,投入研发人员13.9万人,投入研发经费280.1亿元,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254项。

  依托骨干企业,安徽研发出新能源汽车、CVT汽车变速器、1600吨数控液压机床、智能语音、重载车轮、低温余热发电、煤矿安全、大功率LED芯片、汽车覆盖件生产线成套装备等一批牵动性强的新产品新技术,涌现出奇瑞、江淮、丰原、海螺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自主创新典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埃夫特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制造领域的空白。

  在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的同时,安徽还积极搭建集成果展示、交易、转化、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提供一方沃土。

  “在这里,企业只需一门心思做研发,所有外围事务全部由园区包揽。 ”6月24日,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年轻的科技创业者卞连春向记者讲述了合肥市科技创业“苗圃”一年来给予他的帮助:免费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主动帮他们介绍投资商,宣讲各种科技政策,派专人教会如何签技术合同,如何进行社保稽核等。

  以企业为主体,并不是让企业“单打独斗”。

  成立才一年多的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中国技术交易所合肥工作站等十余个服务子平台,实现“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找人才”一站式服务。其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已集聚2000余套(台),有近千家企业使用了共享资源。

  今年2月,安徽还出台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细则,每年拿出上亿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今后,对由企业主体投入建设,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或县)分别一次性奖励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对企业购置研发关键仪器设备,以及“走出去、引进来”建设研发机构、建立新型产学研载体,政府将给予补助。

  政策发力,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2013年,全省有3500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23万件,企业数和专利数分别较上年提高45.8%和83.1%,平均每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6.4件,较上年提高1.4件。奇瑞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76件,居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名第九。

  目前,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75%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于企业或由企业承担。


                                                                                                      (责编:张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