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蚌埠市知识产权引领经济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通过提升发明专利比例、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完善政策,营造氛围
蚌埠市先后出台了《蚌埠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提升专利创造、运用、管理等水平提供了政策保障。蚌埠市相继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城市”等称号。
“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33282件、15574件,是“十一五”的7.3倍和8.2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6.3%和10.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17014件、1919件,是“十一五”的14.1倍和16.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5.5%和51.5%。
二、强化运用,促进转化
一是大力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15年底,76家企业累计获得贷款6.5亿元,贷款企业数全省第一。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航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相继在新三板上市。二是积极探索专利保险工作,有效分散、化解科技创新创业风险。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计105件发明专利办理了专利执行保险,保费共计5.95万元,累计赔偿限额达89.25万元。三是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提高企业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目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等10家企业被列入全市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名单,培育工作自2014年7月1日启动,为期2年。
三、优化服务,提升能力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积极开展“4•26”知识产权日、科技活动周、中国专利周、知识产权专题讲座等活动。二是在全市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一支近300人的专利联络员队伍,搭建起便捷的沟通桥梁,提升对专利工作的引导和服务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拓展业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搭建和完善集专利信息检索、专利经纪、专利技术咨询、贯标咨询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