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意见

29.12.2017  12:59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出台
刘雅鸣: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气象智慧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刘倩)日前,《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的出台将指引全国气象部门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为此,人民网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雅鸣,对《意见》进行权威解读。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各级气象部门统一思想,更好地履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职责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对气象部门提出了哪些要求?

  刘雅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具体部署,是气象部门新时代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的行动指南。

  气候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状况的综合反映,天气、气候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我们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气象部门在发展理念上主动将气象工作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能力提升上着重强化与自然生态安全、人居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相关的气象实时监测、动态评估、风险预警、科学修复和依法监管能力;在工作目标上形成适应服务需求的法规标准、业务和科技支撑能力、有效的气象服务供给和业务组织体系;在工作重点上着重加强气象综合观测、监测、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等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在保障措施上强化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合作。

  记者:刚才您提到,气候是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天气、气候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具体阐释?

  刘雅鸣:气候条件决定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格局。如我国200毫米、400毫米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别对应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及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在生态建设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同时,气候条件还深刻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如胡焕庸线既是人口分布线,也是气候线、生态线,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人口分布严重依赖于气候生态环境。这就是说,在经济布局中,要根据气候条件,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城则城。

  此外,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气象灾害种类多,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次生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利的气候条件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科学认识气候,主动适应气候,合理利用气候,努力保护气候,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知水平和把握能力,科学有效防御气象灾害,趋利避害、适应和顺应气候规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记者:气象部门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怎样的职能?总体而言,气象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刘雅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气象部门承担着气象观测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等职能,并参与重污染天气应对、环境风险预警管理、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实施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等任务。近年来,气象部门围绕履行这些职能和任务,在环境监测、资源开发、决策咨询、风险防范、科技支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意见》进一步提出,气象部门将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四大作用、聚焦五大任务、做实十九项工作,将进一步利用气象科技、业务、服务优势,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功能,提升气候资源开发的保障服务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前瞻性作用、保障性作用。

  聚焦五大任务,夯实服务本领,贡献气象智慧

  记者:新时代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结合此次《意见》出台,中国气象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拿出了怎样的“气象方案”?

  刘雅鸣:《意见》首先是较好地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方略、发展目标、任务部署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指引作用;其次是明确气象部门在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部署中的职能定位和作用;第三是做好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的对照衔接,使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目标更加明确,重点任务更加聚焦。

  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气象服务能力、发挥气象服务绿色发展的保障作用、强化大气环境治理气象预报服务、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依法履职水平、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业务基础等五大任务的提出是气象部门融入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和抓手。其中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气象服务能力,发挥气象服务绿色发展的保障作用,强化大气环境治理气象预报服务,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依法履职水平,是围绕十九大报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部署的四项重点任务在气象部门落实、落地。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业务基础是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以更好地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在气象部门落实。通过五大任务来履行气象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生态系统保护中的服务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绿色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突出环境问题治理中的先导联动作用,充分发挥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定职能作用。

  整体来说,《意见》中既有“机制体制”,又有“制度供给”,既有“工作措施”,又有“技术要求”,并进一步明确国家、省、市、县气象部门职责分工,确保文件上能对接国家战略要求,下能实际落地。

  记者: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强气象综合观测。那么气象综合观测在生态系统保护中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将如何布局?

  刘雅鸣: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是我国生态综合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的权威数据来源。目前,近60000个地面气象监测站网已覆盖到96%以上的乡镇,19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网覆盖58%的国土面积,在轨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实现了观测的全球覆盖。这些数据可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气象条件变化,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如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太湖水质和蓝藻水华,在太湖蓝藻应急防控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卫星监测江河湖泊和积雪动态变化、植被长势、大气环境及森林火灾等,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努力打造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质量稳定、效益显著、管理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卫星和地面互为补充的观测模式,发展天地空一体化气象综合观测网络,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面提升全方位、多层次、自动化的立体综合监测能力,并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资源环境承载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灾害的影响调查等提供高精度的监测评价产品。

  记者:正确处理好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和保护发展的关系,才能推动生态文明永续发展。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如何撬动气候资源这根“杠杆”?

  刘雅鸣:气候条件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资源,可被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科学把握客观规律,开发、利用、改造、保护自然的重要活动。我们大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活动来开发利用空中云水气象资源,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通过人工增雨(雪)作业,可以有效缓解旱情和水资源短缺问题,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增强生态自然恢复能力,改善城乡大气环境等。据悉,近10年来青海三江源借助人工增雨(雪)增加降水约550多亿立方米,配合地面调水和我国西部降水增加,黄河源头“千湖景观”再度显现。

  我们还通过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风险、致灾机理及演变规律技术研发,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评估指标和方法,开展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估、太阳能资源评估业务服务,满足电网调度需求,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我们还将积极参与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如开展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白洋淀湿地保护的气象灾害防治等工作;建立福建、江西、贵州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气象服务样板;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建设保障服务。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服务绿色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气象部门作出了哪些贡献?未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刘雅鸣:围绕绿色城镇化建设,我们通过加强评估重大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使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符合气候规律、自然格局,减轻气候风险。例如气候可行性论证给出吉林延吉、黑龙江亚布力等机场工程最优选址建议,避免机场建设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浪费及运营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给出北京生态环境总体规划的通风廊道划定路线,提供城市热岛、通风量、通风潜力分析结果;给出《杭州市城市规划气候图集》等,为钱江两岸景观提升项目等城市规划提供技术依据,等等。未来,我们还将聚焦于目前公众呼声越来越高的“宜居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建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气候效应评估系统,同时实施城市化地区气象灾害防治试点工程等。

  我国的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多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区,对气象服务有着巨大需求。因此,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扶贫,我们重点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推进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建立智慧型、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建设与贫困地区生态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扶贫气象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发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契机下,推动“蓝色增长”对气象部门而言也是一项新的服务需求。气象部门致力于不断提升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气象服务能力,开展近海生态系统气象监测评估,加强海洋资源利用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部门和气象社会团体借助气象科技优势,塑造“天然氧吧”“气候养生之乡”等国家气候标志品牌,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打造“金招牌”,并以此带动了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开展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也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因此,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打造国家气候标志,为各地开展宜居、宜业、宜游评估提供权威气候指标。

  记者: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气象部门如何提高依法履职水平,完成国家赋予气象部门的法定职能?

  刘雅鸣:中国气象局正持续推进气象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气象法律法规。

  气象部门已为辽宁等17个省(区、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和分布意见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如辽宁省气象局提供的温度、降水量、风、蒸发量等气象要素分析计算结果,对评价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评估生态保护区的重要性发挥了基础作用。我们也将逐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气象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为制定资源超载区限制性和激励性措施提供评价依据。

  此外,“霾日数”、“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级及以上PM2.5浓度下降”等多项指标被纳入江西、江苏等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我们将继续推进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气象评价指标建设,区分人类活动和气象条件对生态质量变化的影响,为客观评估当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提供气象支撑。

  记者:《意见》在五大任务中特别提到夯实气象业务基础的问题,对于气象部门来说这项任务的意义是什么?

  刘雅鸣:气象服务生态系统保护、绿色发展、大气环境治理,以及依法履职等四个任务离不开现代气象业务,与此同时重点任务的实施过程也会进一步夯实气象业务基础,推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服务工作才会更坚实有力。一方面通过制修订生态文明数据资源管理、生态系统气象监测评估、环境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等的业务规范和标准,各项工作才能在统一“标尺”下进行;加快研发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与防御技术、城市气象灾害影响与防御技术,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防御才更加有效。

  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也都以需求为导向促进了生态气象相关业务的提升。因此,我们将继续通过健全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构建规范标准的业务体系,共享生态气象大数据应用,推进业务技术的科技创新,带动整体业务水平的提升。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合力,提升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实力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离不开各部门间的密切合作。气象部门将如何加强共融共建?

  刘雅鸣: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积极与各部门合作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未来,我们将加强部门间政策、法规、规划上的衔接,促进部门间数据、技术、能力的共享。未来应围绕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急需的技术支持,合作开发共建综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促进生态环境大数据融合应用,建设生态气象灾害早期预警和气象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

  此外,我们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队在科研和众创领域的合作。一方面,汇聚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形成科技攻关合力,深化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协同攻关机制,推进国际科技协作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科技创新团队、“产学研”协作平台等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推动跨行业数据共享,推动气象数据与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数据的融合,大力推动气象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从“数据服务”到“资源服务”的升级,提升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服务水平。建立气象服务众创平台,引导企业、社会机构入住创新平台,吸引多领域专业团队参与气象数据挖掘和气象服务产品研发。

  记者:保护生态人人有责,在向公众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形成公众合力方面,气象部门是怎样考虑的?

  刘雅鸣:科普宣传工作是提升公众意识,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手段。气象部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气象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我们已经通过加强生态文明重大专题组织策划,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气象宣传科普品牌等举措,传导信息、引发关注,向全社会发起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号召。特别是,利用“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周”等重大活动节点,向社会传递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知识;品牌活动“绿镜头·发现中国”系列采访活动已在全社会形成一定影响;制作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多语种电视宣传片及画册连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会场播放和散发,扩大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国际影响力;《厄尔尼诺》等科普视频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好评,提升了社会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问题的科学认识。

  后续,我们将继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专题的宣传、科普工作,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常态化、业务化、品牌化,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分层次、宽领域、多手段的科普宣传。

  记者:经过以上一系列努力,您期待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能实现怎样的效果?气象部门还需要做好哪些组织保障工作?

  刘雅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推进绿色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生态气象综合观测领域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的拓展;实现对主要生态系统灾害的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促进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区划,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得到有效落实;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精准气象服务。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业务化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业务,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气象智慧。

  好愿景离不开好落实。对于气象部门来说,也需要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强化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意见》均对这些问题作出部署,同时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融入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服务体制改革、业务体制改革和业务布局调整中。鼓励各地各单位因地制宜,及早谋划,对接地方需求,先行先试,大力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转自中国气象局网站 链接: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12/t20171228_45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