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森 为枣庄注入城市发展的灵魂

25.06.2014  11:44
   中国绿色时报6月25日报道(记者  焦玉海  赵坤)  驱车行驶在山东省枣庄市环城绿道,一边是被葱郁柏树、洋槐覆盖的连绵山体,一边是荆条杂灌肆意生长的坡地,车行转弯,阡陌交通的果园麦田、夕阳斜照的村庄不经意间撞进眼帘——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众多重点工程之一,全长200多公里的环城绿道,就像一根翡翠项链贯穿枣庄周边所有自然山体和森林公园,让城市人有机会真正融入自然、亲近森林,更彰显着这座转型之城、山水之城、英雄之城“创森”的决心和魄力。
   城市转型发展的最有力抓手
  对很多城市而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对于枣庄,“创森”则事关长远,是城市转型发展不得不做的大事。
  枣庄因煤而兴,是座古老而又年轻的资源型城市。年产约3000万吨煤、3000万吨水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破损的山体、塌陷的地表也透支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时刻提醒着人们资源破坏型的老路不能持续。
  2009年,枣庄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东部地区唯一转型试点城市。怎样转型,枣庄的决策者没有犹豫与彷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创建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倾力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建设“鲁南绿城、山水枣庄”。
  “我们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撬动枣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个鸿篇巨制书写枣庄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进程。”枣庄市委书记陈伟说。
  在枣庄市新城区的核心区,水杉、玉兰、女贞、香樟等树木一行行、一列列,绿得亮眼,绿色铺展在的核心区每一个角落,这是枣庄在城市中心建设的400亩中央绿化带,仍在施工但雏形已显。
  在中心城区拿出400亩地绿化,放弃10多亿元的土地转让收入,转而支出1亿多元用于造林绿化。这是对决策者执政理念和执政智慧的考验。无疑,枣庄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换来的是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是投资者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无限想象力。
  民意测验结果也验证了市民对政府决策的认可。2013年,枣庄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做了一次有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民意测验:对于“创森”,枣庄市民的支持率为100%,满意度为99%。
   打造创森精品 惠及广大民众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枣庄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加大投入,重点打造台儿庄运河湿地文化产业园和生态休闲园、峄城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滕州龙泉花卉休闲文化园和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着力建设山地森林、城市森林、镇村森林、通道森林、水系森林、平原森林六大森林体系。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这块牌子,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让市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的过程,是建设‘幸福新枣庄’的重要内容,永远没有休止符。”枣庄市市长张术平说。
  在“创森”过程中,枣庄立足一个“创”字,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豆腐渣工程,坚持重点突出、典型引领,打造精品工程,惠及广大市民。
  荆河是枣庄滕州市的母亲河,一波碧水汇入微山湖,贯通京杭大运河。曾经,这里是著名的排污河,淤泥堆积,污染严重,人人敬而远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滕州投入30亿元重点实施了秀美荆河生态休闲长廊建设工程,植树造林,清淤除污,让荆河重现了“十里画廊、桃红柳绿、生态宜居、人水和谐”的画面。
  6月13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来到荆河,堤坝外是100米宽的桃树、核桃经济林带,堤坝内依着河道走势建设了宽度60米至150米不等的绿化林带,所到之处月季盛开,河水清澈,蛙声悦耳。
  今年70岁的颜楼村村民燕开华几乎每天到荆河钓鱼,他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改变了荆河的面貌,“在我看来,树种的还远远不够,要越多越好”。
  “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个亿用于‘创森’工作,县区各级用于配套的资金超过10个亿,3年投入30多个亿,这对财政收入在山东并不富裕的枣庄不容易。当然成果也相当丰厚,‘创森’3年来,枣庄每年以新造林20多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枣庄市林业局局长龙厚宏说,这些数字对一个务林人而言,除了背后的艰辛付出与努力,是满脸的自豪和骄傲。
   将生态理念根植在每个人心间
  种树如种德,敬树如敬神——这种在枣庄地区广为流传的朴素生态观念,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如今,城市乡村、大街小巷跟枣庄人聊天的最好话题之一就是“创森”。无论是出租司机,还是农家乐的经营者,说起“创森”都侃侃而谈,讲讲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聊到高兴处,少收一点打车费或者赠送个小菜也不在话下。
  榴园镇王府山村田园饭庄的老板孙强就是这样一个与“创森”结缘的人。因为“创森”及环城绿道建设,孙强一直不温不火的农家乐饭庄变得异常火爆,每年最少有10多万元的纯收入。而像孙强这样借着“创森”东风顺势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在王府山村不足百户人家中就有20多户。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根本上改变着枣庄的生态状况,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个枣庄人的生活和理念。植绿、爱绿、护绿,在与绿色的相伴中,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高。
  在这里,生态就是政绩,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把有限的财政投入到生态建设上去,比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更容易得到鲜花和掌声。
  龙阳镇是滕州市的山区镇,财政收入在滕州排在倒数,却是滕州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全镇的发展理念是“融城发展、生态崛起”。“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是‘穷山恶水’;但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我们是青山绿水、生态优美。别的项目可以缓上、不上,‘创森’的工程、生态的项目借钱也要上。”龙阳镇党委书记李洪波说。
  滕州市委副书记邵士官戏称自己是“创森书记”:“喜欢种树,一有‘创森’、植树活动就参加,每年植树季节能参加七八次植树活动,保证完成义务植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