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亮青春梦想
我校学子荣获第五届大学生国际研讨会优秀学术英语论文二、三等奖
为响应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培养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增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英孚教育和同济大学于5月25日联合主办“第五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同济大学设主会场,北京、天津等全国其他16个城市高校同步联动举办分会场研讨会。会议规模超出预期和往届记录,共收到来自全国约180所高校的近7000名大学生提交的稿件。合院学子荣获优秀学术英语论文二、三等奖。
学术英语论文竞赛考察了大学生的多项综合素质,包括英文学术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创新思想和服务社会的本领。校双创中心、国际交流合作处、团委和教务处大力支持学生积极参与,5月8日和5月21日分别举办两次模拟英文论文汇报和答辩,从赛前到赛后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选手们在指导老师茆长荣、陈永进的帮助下,坚持近半年时间不断修改,细化逻辑框架,完善专业论文内容,最终两组选手脱颖而出,代表我校分别前往同济大学主会场和宁波财经大学分会场进行研讨交流。
朱文健小组英文论文的主题是《江淮分水岭水资源问题的研究-以合肥市为例》。江淮分水岭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本课题通过渗透试验和蒸发实验了解到该地区土壤渗透极少难以转化成地下水。春秋两季因为蒸发量非常大导致旱情严重,坡地地形和下渗作用小的因素叠加导致该地区极易形成洪峰和涝灾。该小组论文用非常详实的资料和实验数据分析解释问题成因,提供合理解决方案,严谨且生动的论文表达在宁波财经大学分会场汇报中获得一致好评,荣获优秀学术英语论文三等奖。
张翼杰小组被选送同济大学参加研讨会,论文主题是《地下双向BRT通风系统优化》。在我国,尽管地下交通系统发展十分迅速,但地下双向快速公交系统的通风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外采用翼型结构来稀释地铁车站的污染空气,提高通风效率,但国内尚未采用。该论文引入翼型结构开展研究分析,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建构初步模型,英文表达流畅规范。16级小学教育班王帆同学、17级小学教育班王昕璐的汇报获得了评委一致认可,荣获优秀学术英语论文二等奖。
我校学子已连续三届参赛,他们借助国际化学习和实践平台,立足应用和创新,不断向梦想靠近。两名2018年参赛选手已分别收到了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另有两名选手选送韩国翰林大学交换学习。学生们的优异表现生动体现了我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国际交流合作处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