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一号工程”破土动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风起云涌

11.01.2017  08:05

2016年12月23日,杭州市科技创新暨“一号工程”推进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在杭州市民中心召开。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赵一德在会上表示,杭州在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启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后,将通过全面创新改革以实现更高起点的新发展。

赵一德强调,要坚持全要素配置,打造最优创新生态,着力打造人才高地,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坚持全面融合,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在扬优势、补短板、凸空间上下功夫;要坚持全区域协同,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更好地发挥“两区域”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两廊两带两港”的支撑作用,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的示范作用;坚持全方位保障,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形成领先的政策体系、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要坚持全社会动员,着力凝聚强大创新合力,强化组织领导,培育创新文化,推进科学普及;要继续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杭州市市长张鸿铭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学习、领会意义把推进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各项重点任务,体现和落实到2017年及今后五年工作中,制定具体意见,确保政策落地。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解决谁来创新、哪里创新、怎样创新上下功夫,既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既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又深入实施“一号工程”;既坚持智慧产业化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又加强对创新要素创造性融合。要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各类人才等各方发挥合力、协同推进,勇立世界科技潮头,勇攀世界科技高峰,让在杭创新者享有更多获得感。

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章一文说,杭州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首要战略,把发展信息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把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作为工作着力点,全力打好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发挥在全省领跑、示范和带头作用。最近,浙江省委省政府选择杭州市、嘉兴市、长兴县、新昌县作为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单位,杭州市再次站在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将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区、制度创新的先行区,为浙江省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探路奠基。

杭州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阳作军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就是要打造科技创新的示范区、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区以及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围绕信息经济‘一号工程’,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形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供支撑。

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归高层次人才丁列明所领导的贝达药业,是浙江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家龙头企业,在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被称为“创新药第一块牌子”。贝达研发世界第三例、中国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的故事,被业界作为传奇故事广为传播。接下来,贝达将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启动“贝达梦工场”项目,为医药创新创业者提供资金、创新服务、技术指导等支持,让更多中国梦在杭州这个“创新创业新天堂”得以实现。

北有中关村,南有文三街,杭州城西的文三街已从文三路电子一条街发展为一区多园的国家信息服务业“龙头”示范园。“在文三街浓厚的创新氛围中,颐高创业园服务的企业达500多家,其中有84家在孵企业,孵化项目达10000余个,一家企业成功上市。”颐高科技创业园总裁李艳萍说。“未来,我们将深度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紧密跟随文三街创业创新步伐,致力于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创业创新服务,助力文三街诞生更多优秀的企业。”李艳萍表示。

据悉,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时间为三年。其间,浙江省级各类创新型专项改革试点将率先在试验区落地,形成改革试点综合集成和叠加放大效应。试验区的目标锁定在“三个率先”,即创新指标率先达标、科技成果转化率先示范、创新政策率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