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代表:人工智能研发,中国不能再“打工”

07.03.2016  16:19

科技日报北京3月6日电 (记者刘园园)“未来人工智能会像空气和水一样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两会上,可能会出现端茶倒水的机器人,到时候你可能会不习惯。”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花、结果。两会召开前,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把语音接口列为2016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并称其成熟期是“现在”。

成熟期表示智能语音技术已经可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刘庆峰解释说,很多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在语音合成国际比赛中,机器人朗读英语的最高水平已经达到4.2分,超过了普通人的4分。再比如,在新闻发布会上,机器人自动转写发言人讲话准确率高达95%,而人工书记员的正确率是70%左右。

谈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刘庆峰认为,目前国内在智能语音方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但是其他配套的人工智能技术,比如高端机器人的复杂肢体动作,我们跟国际上还有较大差距。

他同时强调,面向民用的,如趣味性陪伴机器人,我国一些公司生产的同样产品,与国际相比成本只有其几分之一。也就是说,在相对不是那么高端的机器人机械控制和动作方面,国内一些公司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曾有人提出,未来决定一个国家GDP的,不是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口,而是这个国家有多少机器人。因为一个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休息,每个月的成本只有几百块钱。”刘庆峰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某个公司或某个行业的事情,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应当将人工智能列为整个国家的重大战略。

在这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如果我们不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将来又会在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中给全球打工,沦落到价值链的低端。”刘庆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