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矿业:深化改革 铿锵发展

20.07.2016  23:10

 

本报讯 上半年,刘庄矿业围绕公司“改革攻坚年”工作主题,以实现扭亏增盈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财务利润3.26亿元,单位成本215.86元/吨;实现了大型支架(47.5吨重)单轨吊整架打运,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完成171305工作面安装,该面为公司有史以来打运路线及皮带机安装最长,储量最大等等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上半年,该矿平稳有序地完成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充分用好公司“简政放权”政策。建立了公司制体系,规范了公司制管理,使公司制体系更加完善。同时该矿完成了公司制配套职能改革,撤销7办2科,成立5大部室,整合内部职能,进一步发挥管理职能作用。该矿通过实行实行大区队管理, 对基层单位重新定编,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整合队伍,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作业效率优势,按照人员岗位匹配原则,对全矿155名工程技术人员岗位重新进行调整,规范管理,优化人才队伍梯队。

在煤矿市场低迷,企业十分困难的时刻,该矿牢固树立公司一盘棋的大局意识,认真组织生产,科学谋划采面接续工作,加强煤质管理,不断提高单进水平,加强技术攻关,工效大幅提高。该矿不断加大机械化应用,掘进头面均已实现综合机械化掘进,煤巷机械化率达100%,岩巷机械化率达75%以上,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面对煤炭市场新常态下的困难时期,该矿在经营管理上,以市场为导向,深挖内潜,加强管理,严抓经营管控政策落实。一是积极做好与外部市场接轨工作,紧盯煤炭市场动态,确保产、销利益最大化。同时关注国家及行业政策,积极为矿井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资源,经审批,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及制冷系统扩容两个项目成功申请国家中央预算内资金共计3725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强资金支出控制,并积极配合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在辅助生产管理方面外委转自营,减少了大量资金流出。二是主动挖潜内部经营管理潜能。该矿改革工资分配机制,实行“切块工资”, 促进各口精简人员,提高劳动效率,稳定职工收入。积极发挥技术经济一体化优势,为矿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矿还通过积极推行内部市场化承包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科技手段,实现减人提效、加大修旧利废力度,减少成本投入约1447万元等等举措,促进经营指标再创佳绩。

矿井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队伍,越是困难时期越需凝聚职工。该矿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积极为矿井创造和谐共进的氛围。该矿在西区建设了3、4号职工宿舍楼,为职工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上难事。积极为职工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投入4套单轨吊乘人装置,大大减少了职工劳动强度,还建立了24小时空调职工休息室和井口茶水站。成立了12个文体协会,定期组织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该矿高度关注人才培养工作,想方设法留住关键岗位人才和技术人员,在工资分配上给予倾斜性政策,对关键岗位人才进行全矿招聘。

上半年,刘庄矿业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党建与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硬、齐抓共进,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落实,促进矿井“风清气正、和谐发展”良好氛围。一是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三是加强党建管理。四是加强干部管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 通过半年的努力,矿井“风清气正、和谐发展”氛围更加浓厚,为矿井健康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作用。(通讯员 王寅 本报记者 季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