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出招整治有偿家教:查实三次教师将被解聘

19.05.2015  17:42

  记者了解到,巢湖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巢湖市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处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有偿家教进行集中整治,一旦查实三次有偿家教行为,教师将被解聘,而所在学校及相关负责人也将受到严惩。

  有偿家教一直是教育部门打击的行为。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有偿服务行为到底危害在哪里?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何正确对待有偿家教,记者做了一些调查。

   -解析

  哪些行为是有偿家教?

  记者了解到,巢湖市出台的有偿家教《办法》适用范围和对象为巢湖市范围内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

  有偿家教是指教师以中小学学生为对象,以赢利为目的,以学科教学为内容的课外辅导、补习的有偿服务行为。

  其中,下列的几种行为就可以认定是有偿家教,具体为: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的;利用职务之便暗示、诱导、动员学生参与家教,直接或间接获得家长给予的现金或物品的;在居住地或租借场所,个人或与他人合伙进行有偿课外辅导、补习活动的;在校外办学机构或社会培训机构中有偿兼课的;利用职务之便为其他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或社会培训机构补习班介绍生源的;其他按照规定应当认定为有偿家教的行为。

  三次查实将予以解聘处理

  记者了解到,对于有偿家教行为,将会视情节轻重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理。情节较轻的(初次查实、规模较小、影响不大),对当事人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其停职并写出书面检查。当事人师德考核当年定为“不合格”,年度考核相应定为“不合格”;情节较严重的(第二次查实、具有一定规模、影响较大),除予以情节较轻的处理外,当事人所聘教师职称和职务工资降一档。三年内不得评先评优,不允许参加高一级职称申报及岗位等级晋升;情节严重的(第三次查实、规模较大、影响极坏),除按照情节较严重的处理外,责成所在学校对当事人予以解聘处理,并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老师办家教学校也受牵连

  此外,在学校担任中层及以上干部、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从事有偿家教的,除按在职教师处理办法处理外,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免除职务处理。见习期未满的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延期转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除了当事教师会受到相应的处理外,其所在学校因监管不力,一年内,经举报并被教育主管部门查实有3起以上(含3起)有偿家教的,学校当年目标管理考核作降档处理,学校及校长取消当年所有表彰奖励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

   -现状

  “不得不上”的辅导班让家长苦恼

  有偿家教到底应不应该取缔?在外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应该处以严惩吗?听任有偿家教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于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学生、家长和相关的教育人士等。

  家住宁国路附近的邓女士的儿子正在合肥的一所知名中学上初中。邓女士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儿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不需要额外上补习班也可以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但是班级里,儿子的几个好朋友周末的时候都去老师家上补习班,这就导致自己家的孩子不去也不行了。

  “其实老师收的钱也不贵,一个学生一小时80块钱。”邓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孩子花点钱其实没什么,我担心的就是这种辅导课就是形式大于内容,老师应该在学校正常的学习环境里把能教的内容都教给孩子,而不是隐藏一些内容放在自己开办的辅导班里。”

   尴尬的“家长代表”帮老师办班

  同样苦恼的还有王先生。王先生告诉记者,高一开始,他便有了新角色,那便是帮助老师物色辅导班地址,帮助老师召集辅导班学生和收取费用。

  “我儿子上的是重点高中,学校查得紧,老师不方便出来自己租房子办班,我们家长不一样。”王先生告诉记者,家长们对于把孩子送到授课老师开办的辅导班这件事,也基本上处于“默认”的状态。虽然一次上百元的辅导费并不便宜,但是王先生告诉记者,班级里60多个孩子,基本上无一例外都参加了辅导班培训。

  虽然每年为老师忙活辅导班都很累,要租房子,收学费,最后取出现金交给老师,但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额外”照顾下,成绩一直稳定在前列,王先生的心里还是很安慰的,“快了,还有一个月就解脱了,希望孩子高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有偿家教屡禁不止源于金钱诱惑

  有偿家教,到底能给老师带来多少收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授课老师私下办辅导班,收入远远多于正常的工作收入。“有的教师补一两个月课的收入就超过全年的工资收入,如果一个名校的老师外出带家教,一个暑期下来,买辆小轿车,绝对不在话下。”该老师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许多在职老师都想去补课,“老师之间也会互相攀比,争相开办补习班,有时候在班级里暗示学生,动员学生去上补习班,就变得很常见了。”

  记者在学生中采访了解到,对于动员、暗示学生参加辅导班,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也比较常见,有时候,课堂时间紧张,老师没有讲解清楚的问题,经常会不经意说一句,“课下我会详细讲解这道题的解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听一下。”

   -观点

  正方:有偿家教朝“钱”看应制止

  有偿家教到底应不应该存在?有偿家教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带来益处?用有偿家教能否评判一个老师的师德行为?

  庐阳区一家知名中学的谢老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告诉记者,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看到,很少有通过家教的额外教育,使孩子学习成绩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生的成绩好坏,取决于良好的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以及其他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的个性。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如果不从根本上找原因,从具体的学习方法、习惯上查找原因、改进,而仅仅是寄托于额外的家教,不仅仅不能提高孩子的成绩,反而使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放弃了在正常渠道提高成绩的努力,起反作用。”

  谢老师认为,目前学校教育给孩子成长提供了正常的环境,家长完全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学校正常的学习环境来赶上去,而不是走“家教”的捷径。

  一些家长也有类似的担心,“如果听任有偿家教盛行,就不能排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偷工减料’,留一部分内容在家教时讲授的现象发生。”

   反方:有偿家教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存在

  有偿家教的危害人尽皆知,但是对于有偿家教行为,也有一些家长和教育人士认为,不能“一刀切”,光用“堵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现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如果老师利用自己的寒暑假时间,用自己的知识合理地取得一些报酬,也是无可厚非的。”蜀山区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有的时候,必要的辅导,的确可以让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获得额外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步入学习的正轨。

  “对于有偿家教绝不能一禁了之,应该严令禁止有损师德的有偿家教,但在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应尽职责义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限定时间和范围等方式对教师的有偿家教行为予以认可,关键在于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一位教育人士建议道。

   -专家

  有偿家教出现和大环境相关

  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安徽大学社会学专家王云飞认为,有偿家教的出现和如今的教育体制和大的背景环境息息相关。“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高考制度的存在,导致社会的流动需要更高的教育背景,这种环境下,家长们都挤破头皮地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这也就给有偿家教提供了机会,所以对于有偿家教行为,我认为这是怎么堵都堵不上的。”

  王云飞认为,有偿家教的现状想要得到改变,一方面是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问题,一方面则是,在社会分配机制上,提高教师的待遇问题。

  此外,对于广大家长,王云飞则建议,家长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但是不能盲目攀比,不能唯成绩是英雄,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尽可能让孩子快乐成长,而不是被无休止的补习辅导损害孩子的天性。

  -及时语

  希望此文件

  只是一个开端

  对有偿家教的看法正反两面都有,巢湖市教育局出台的文件,主要针对反面,并且措施很严厉。这对有偿家教中出现的歪风邪气很有打击力量,但该现象也许不会因此消灭,毕竟它有庞大的市场。

  安徽大学社会学专家王云飞先生关注的是教育体制和大的背景环境,我们或许可以将此理解为有偿家教的生存土壤、市场环境,教育局的文件相对于这些“土壤、环境”,力量也就有限了,甚至给笔者一种头疼医头的感觉。因为这些“土壤、环境”造就的“教育思维”,深刻影响了从家长到老师到孩子的所有人,他们中总有一部分认同有偿家教,并主动追寻。在这部分人看来,这个文件反倒有可能显得简单粗暴。

  所以,问题的重点来了:是“土壤、环境”造就了有偿家教,而不是某些老师或学校。大家在这种“土壤、环境”里,都是在苦苦挣扎,教育局的文件并不能解放大家,也许只会把有偿家教的存在方式改变一下。因为政策与对策之间,向来有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存在。就是说,文件最终产生的影响,可能只是改变一下游戏规则。

  这样一来,文件的善意将难以充分体现。不改变“土壤、环境”,就没抓住根本,民众也就无需对此寄予很大期望。孩子和家长当然是受害者,可老师和学校就不是吗?一样的。一根考试的指挥棒已经横行多年,它造就的“教育思维”充满压力乃至暴力,推崇的是丛林法则,近乎你死我活的人世斗争。在这种“土壤、环境”里,没有显示充分的人类文明与教养,相关人士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指挥棒和丛林法则的影响下,指向各自追求的“利益”。你要大家放弃各自的利益,去服从一个文件,是困难的。

  所以,笔者希望这个文件只是一个开端,能够再次引起民众以及相关部门,对教育“土壤、环境”的重视与思考,乘着国家大力改革的东风,理性地、全面地、深刻地继续推进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