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振兴,不能让村庄只有“走出去”的脚步

05.11.2017  10:18

      中国扶贫成绩成为世界“奇迹”,国际各界赞叹中国脱贫事业为世界脱贫事业带来的贡献不容忽视。转眼间,精准扶贫理念已经提出四年了。在这一理念提出四周年之际,新华网思客推出策划,邀请专家撰稿,谈变化,说建议,探讨分析扶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怎么打。本期,思客特约时评人李育蒙走入扶贫村庄,与村民、乡村干部和高校扶贫干部交谈,感受乡村活力,探讨农村振兴。

图片为航拍湖南湘西竹子寨全貌

  2017年9月,湘西北的武陵山国家扶贫攻坚区的一个小山村,格外热闹,在一个原生态青蛙养殖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捉蛙赛”在此上演,300多人现场参与或围观了这场比赛,而现场的视频和图片更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给深山里的乡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热闹场景。

图片为作者提供的“捉蛙赛”现场图

  这只是武陵山区贫困攻坚计划实施以来,一个小山村的缩影。在笔者看来,精准扶贫以来,越来越多曾经沉寂的小山村,开始被唤醒,开始变得有生机,开始借助互联网走出去。

      安居乐业”是村民的直观感受

  四年来,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实践,农民的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安居乐业”是村民最直观的幸福感受。“异地搬迁”补齐了农村贫困家庭的住房短板,实现了贫困村民的“安居梦”。近年来回老家,笔者有个切身的感受,村民对于农村生活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随着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怨言”不断减少。特别是通过“异地搬迁”,将不宜居住地区的农户集中搬迁,提供更加宽敞的住房,提供水电等统一的生活设施,包括休闲用的花园、健身器材等,村民的生活在不断向市民化靠近,生活品质出现质的飞跃。“精准扶贫”实施以来,一大批后盾单位、扶贫单位进驻农村,不仅带来了农村活力,也进一步打开了村民的视界,“有事先发个微信,买东西先淘宝一下,付款时问问有没有二维码”,这些都让村民们觉得更加跟上了这个时代。

  而笔者在与村民、乡村干部和高校扶贫干部的交谈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精准扶贫四年来,乡村的“旧账”正在快速地补上,村屯道路、人饮工程、村村通、班班通等工程的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观和完善。道路宽了好致富,乡镇旅游随即兴起。城里人的笑容来自对农村生活的体验,而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的笑容则来自农村环境改善带来的收入增加、物质与精神的进一步丰足。

  精准扶贫将扶贫对象精确化,谁贫困就扶持谁,从摸底到实施,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表现。基于精准扶贫的“大摸底”,有利于乡镇秩序的规范和重建,对于基层作风建设也是一次较好的推动。而对于村民来说,笔者见到了他们领取新房钥匙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也看到了他们积极学习新的交流、生活方式,跟上时代潮流:微信办公、支付宝付款、手机app看新闻……村民用“流量”换取对这个国家的关注和对信息的渴求,也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这一切不仅渐渐地改变了“呆板”的农村形象,也渐渐改变了百姓打“麻将桌”的陋习。

      农村振兴 根本在于人才培养

  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要坚持执行。精准扶贫着力补齐发展的薄弱地带,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但是扶贫到了最后阶段,暴露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扶贫不能急功近利。笔者先后与基层乡镇扶贫干部、大学博士服务团成员、村民和基层党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们在交流中提到,实现“脱真贫、真脱贫”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有恒产者才会有恒心,比如异地搬迁,应该进一步关注贫困户搬迁后的生活发展。再比如,志愿团、慰问团、考察团……一波波相继往村里去,送钱送物送慰问,但真正投在扶贫领域的精力和深度还不够。

  扶贫中资源分配的均衡问题也值得注意。要平等对待每个贫困户的需求,“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一些贫困村得到的资源福利相对较多,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更加完善,众多的资源倾斜下来,让周围的其他村庄的村民也甚是羡慕。

对于扶贫领中的腐败问题也要加强监管。在精准扶贫的同时,也要加强精准执纪和精准监督,在精准扶贫中精准“拍蝇”。

  农村的苏醒和振兴,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农村要振兴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智力扶贫、从教育上入手,不仅要考虑如何鼓励村民“走出去”,也应该吸引村民“留下来”。不然一个村庄只有外出的脚步,即使给你建好了房子,选好了产业,依然阻挡不了村民“外出”的脚步,那这样的扶贫意义大减,乡村也就很难振兴。 

(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育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