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要善作善成 努力开创新局面 《中国农机化导报》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建立了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建成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8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5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4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农业设施装备功能研究室达到24个,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为核心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创新机制建设方面,通过推动产学研推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形成了一批由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分别牵头的创新联盟。另外,在人才建设方面,农业部建立了全国农机化与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家库,为支撑农机化科技决策,成立了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及11个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还利用财政项目培训了1000名基层农机推广骨干。正是由于这一系列举措,“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我国农机产品品种增加500种左右,达到了4000多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玉米精量播种、收获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推进;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甘蔗、花生、油菜、胡萝卜等收获技术与装备加快研发,油菜毯状苗移栽、花生联合收获、甘蔗机收、棉花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复式作业机具、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等技术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十二五”期间,农机化科技创新不仅在具体的装备研发上表现不俗,还表现在创新的领域不断拓展,由大田作物为主向农业全领域拓展,由耕种收为主向产前产后延伸,特别是实施了一批设施园艺、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大大拓展了农机化科技创新领域。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农机农艺的融合,农业管理、科研、推广、应用等主体农机农艺融合意识明显增强,农机领域专家在农业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作物品种审定、装备技术研发推广、生产模式确定等方面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在引导农机化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伟国在座谈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明显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坚持创新驱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农机化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制高点;加强规划引导,通过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使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突出问题导向,抓住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加以解决,增强了创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合力;积极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在农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新时期,在农机化发展迈入了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新阶段,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农机化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以支撑农机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任务,聚集优势资源、强化创新基础、推进联合协同、提升创新能力、主攻薄弱环节、推进集成配套,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农机化技术的有效供给,为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在具体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中,李伟国要求,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各地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实际需要,搞好需求分析,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创新需求引导方式,通过发布科技规划、制定公布科技需求目录、提出项目建议等形式,为农机化科技创新提供遵循和引导。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特别要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增加农机功能研究室和岗位科学家数量,让优势科研团队及成员获得稳定和持续的支持。李伟国透露,下一步将从有利于农机化科技创新的角度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以全面提升农机化科技创新水平。各地还要完善创新机制,建立完善联合攻关机制、融合创新机制、共享机制和重大问题会商机制。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要主动协助人才主管部门实施农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资助项目,推荐和遴选农机化高层次领军人才或团队,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培养农机化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和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创办科技型企业,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技术成果。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补贴试点,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座谈会上,新疆、江苏、浙江、山东农机局的相关负责人做了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了各省在“十二五”期间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所取得的成就和下一步的打算。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大罗锡文教授,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吴崇友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李洪文教授及中国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李保明教授分别就自己所负责的水稻直播、油菜移栽、保护性耕作、畜禽废物利用项目进行了成果汇报。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前往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观摩了农机精准作业、自走式喷雾机作业、机械化残膜回收、机采棉、甜菜收获、土地深松、土地旋耕、无人机植保等现场演示,现代化、高科技、高性能、大型机具的精彩表演,让观摩者无不喝彩,而以现代化农机服务及棉花全产业链机械化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为主的昌吉市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其大型的番茄收获机、棉花采摘机、大型拖拉机及各种农机具、无人机等,则让参观者颇为感叹其规模与效益,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未来。
图为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举办的甜菜收获、自走式喷雾机作业、机采棉等机具演示现场。 孙红梅/摄影(摘自:中国农机化导报 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