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派留学——学校国际化的桥梁

17.05.2014  18:41
 

公派留学是学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校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从2008年9月到2014年2月,安徽大学派出公派留学人员共计101人;目前按期回国的留学人员共有63人,这些已回国的公派留学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新的姿态绽放着他们的美丽。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孙兆奇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于2011年6月至12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 (UALR)访问交流。期间完成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探讨了双方今后长期合作研究的途径以及联合申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可行性,并达成了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UALR理学院合作的意向性协议。

“他们所带回来的学科人脉为将来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校人事处负责同志认为。学科人脉的延续促进了我校高层次人才与国外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对接,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起到了拉动作用。

经济学院蒋长流教授以“访问学者”身份,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托莱多大学经济系和亚洲研究所访问交流。期间,他和美方合作指导教师赴俄亥俄州立大学参加 “Midwest Conference on Asian Affairs”年会,并作了主题发言;由其本人在海外联系相关知名专家,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联合召开了“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下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战略与对策国际研讨会。

派出人员的出国交流,促进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对安大的了解,从而推动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很多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回国后依然与国外的导师、科研团队等保持着联系,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渠道。他们回国后,凭借更加广阔的视野,在教学和科研方法上融入新的视角,采用新的理念,瞄准学科前沿,借鉴先进做法,在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为我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卢琰)

 

延伸阅读:

目前,我校教师出国留学大致有三个形式,即国家公派出国、学校公派出国(含校际交流)和自费公派出国(境)(含对方提供资助)。

国家公派出国又分两个类别:国家公派面上项目、国家公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国家公派面上项目多年来一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统一部署下开展。国家公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为学校签约项目,始于2008年,学校每年可选派10名教师从这个渠道派出。2011年进入第二签约期,每年选派名额扩大到20名。

学校公派为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由学校全额资助,2010年首次试行,2011年度正式开展申报工作,此后每年选派规模在2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