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个“家庭白皮书”出炉 全面调查2000个家庭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昨日,我省首个家庭发展报告《2015安徽省家庭发展报告》出炉。这本由安徽省卫计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调研编写的报告,从家庭、婚恋、生育、消费等多个方面对我省2000个家庭进行了全面调查。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省城乡差距较大,老年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我省将试点“以养代医”模式。
关键词:家庭
户平均规模不到三人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户平均规模不到三人,低于全国户平均规模。2-3人的小型家庭(户)已成为我省家庭主流,4-6人的家庭(户)所占比例低于小型家庭(户)。超过四成的家庭有老年人共同居住,家庭中全部是老年人的家庭占比高于全国。我省单人居住比例较高,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造成我省家庭组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流动以及分户居住,促使家庭代际关系简单化。
关键词:婚恋
大龄未婚不突出
在调查的15岁及以上家庭人口中,我省被调查家庭目前的婚姻状况较为稳定。离婚人口中,农村男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城镇女性,再次为城镇男性,农村女性离婚率较低。在结婚年龄段上,和一线城市相比,大龄未婚现象并不突出。不过,我省男性在婚年龄和比例普遍低于女性。但在老年男性阶段,发生逆转。一方面是老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另一方面,老年男性再婚可能性更高。此外,农村男性未婚和离婚的比例较高,农村女性丧偶比例最高。未婚人口中,农村男性比例高于城镇男性、农村女性、城镇女性。
关键词:养育
独生子女压力更大
根据调查,我省父亲在子女养育中缺位严重。0到5岁儿童主要照料人为母亲和祖父母,农村儿童由祖父母照料的比例高出母亲9个百分点,这与全国正好相反。父母共同承担教育的比例仅为8.2%,低于全国4个百分点,有35.2%的儿童与父亲平均每周见面次数为0。 在儿童早教、抚养成本上,城乡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食品是抚养儿童的最主要项目,其次为医疗、教育、服装等。报告同时显示,城乡青少年健康知识、心理支持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省空巢老人现象也较为严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7%,农村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四成农村老人认为身体病痛多是最主要的困难。和全国相比,我省老人获得子女照料及情感支持的比例偏低。
关键词:生育
父亲缺位较为严重
根据调查,我省三类计划生育家庭合计比例比全国低了近5个百分点。和非计划生育家庭相比,计划生育家庭在孩子的培养、亲子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不过因为倾注了较多的关注,计划生育家庭的孩子压力也更大,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感觉压力极大的比例高于非计划生育家庭8.6个百分点。虽然他们有烦恼时也会和父母沟通,但是更多的会选择与同学朋友交流。
关键词:收入
城镇家庭是农村1.9倍
根据调查,男性压力要大于女性,城镇就业者比例高于农村就业者,40岁~44岁的压力最大。颈椎病、高血压和椎间盘疾病是成年人确诊慢性病中比例最高病种。压力很大,收入如何?据统计,我省城镇家庭收入是农村家庭的1.9倍,消费前三位为食品烟酒、居住和医疗保健。
本版稿件 由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张晓嵘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