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引领新征程 安徽代表委员出席两会述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阔步前行的壮美图景。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国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委员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凝聚了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美好安徽的磅礴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战略目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李卫华委员认为,“全面”是始终不变的关键词,必须紧扣“全面”做文章。
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渐凸显,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
“落后地区如何与发达地区基本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李卫华表示,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全面协调发展战略的“升级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任务尤其艰巨。
“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纪冰代表说,同步走向全面小康,农村不能掉队,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农民,稳固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实现农民安居乐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新常态下,不唯GDP不是不要GDP。 “全国总体下调是大趋势,但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个行业,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分析,要有退有进、有压有促。 ”李爱青代表说,在保证好的前提下,能发展快的应该尽可能快一点。
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者如何匹配,考验智慧和勇气。“我们要自觉破除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加快思维创新、路径探索和方式转变。”张韶春代表认为,引领新常态,必须从安徽发展实际出发,以提质增效推动结构调整,力争在转型发展上快人一步;以创新培育新动力新能量,力争在创新发展上先人一招。
代表委员在发言中认为,我们必须努力保持优质较快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强后劲的工作,大力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以“势头不减、质量更优”的态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用好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行政审批、国资国企、财税改革……过去一年,改革大潮激荡,改革力度之大、举措之实前所未有,给人们以惊喜和信心。
跨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一道道激流险滩横在面前。“气可鼓而不可泄,谋好势、更要落好子,以破竹之势克难前行。 ”赵皖平代表说,要将改革共识化为强大正能量,摒弃观望等待心态,力戒“为官不为”,打通“中梗阻”,提升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
“用行政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乘法”,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要话题。 “要想激活市场经济活力,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王鹤龄委员说,“一边要放手一边又要管理,一边要活力迸发,一边又要井然有序,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 ”
“审批事项彻底放、不截留后,关键还要接得住、管得好。 ”王鹤龄委员认为,审批事项下放,考验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下放的审批事项能否管好,很重要一点是政府能否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从过去的以事先审批为主的行政模式,转向以事中、事后监督和服务为主的行政模式。
安徽素有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传统,农村土地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我省共承担包括新型城镇化、综合医改等16项国家和部委的改革试点探路任务。
“我们要突出抓好国家级改革试点,这是中央对安徽的信任,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 ”许多代表委员提出,要聚焦重大牵动性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开,进一步打响安徽改革品牌。
“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要把农村综合改革放在突出位置。 ”李爱青代表说,要把握正确方向,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试点先行,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基础,同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产权制度、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改革,努力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有更大作为。
随着一项项试点任务开花结果,必将有更多的“安徽经验”“安徽模式”“安徽现象”走向全国。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