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飞:不辱使命做好支教事业

08.07.2014  11:22

2013年秋季,俞小飞响应省政府支教工作号召,只身一人从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来到蒙城县城关二小。一年来,他潜心钻研,认真从教,传递先进的班级管理及教学经验,积极推动两地学校间的交流,在支教学校师生及家长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力……

适应 是他来到这所皖北县城的必修课

芜湖与蒙城,少说也有200公里的距离。初到蒙城,余小飞还真有诸多不适应。他从距离学校两公里外的胡同里租赁一间房屋,购置生活用品,过上了自己买菜、烧饭,洗衣、收拾房间的生活。

相比而言,皖北地区的教育与芜湖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生均占地面积、活动面积比较少,硬件建设相对落后,家长教育重视度不够,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亟待养成……这些都需要俞小飞去慢慢适应。

班里有22名学生在家园托管,平时想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约家长见个面都很难;打电话沟通,他们语速快,我就很难听得懂。”俞小飞说,“和当地百姓接触多了,我学会了一些方言,慢慢地,我们的沟通也好了起来。

据搭班数学教师任小云介绍,考虑到俞小飞离家较远,回去一次也十分不容易,学校给了他根据需要调整课程的“政策”。有时任小云也主动提出和他调课,让他在周五下午提前半天回芜湖,或者周一推迟半天回蒙城,但他从不这样做。“每次都是周六上午回家,周日下午到校。即便是患食道癌的岳父病重期间、弥留之际,他都是坚守在支教一线上。

夜深人静时,面对空旷的房舍,在QQ空间里“说说”自己的感受成了俞小飞打发寂寞时光的惯用方式。这些“说说”,有漂泊在外生活之不易:“大雪纷飞,步行有些困难”、“寒冬腊月,冷啊”、“天气转暖,困倦来袭”;有七尺男儿的家园之思:“春雨带寒,想念妻儿”、“他乡过年,明天回家”、“谢谢家乡同事、亲人的默契”;还有对学生的密切关注:“6个学生长水痘,什么情况”、“靠墙坐的一学生转身时,鼻子撞墙淌了血”……

人生就是这样,在哪里生活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苦与挫折。关键是走好每一步!”面对走过来的支教岁月,俞小飞平淡地说。

改变 是他工作、生活的全部

既然来了,就得面对和接受,就要不辱支教使命。”俞小飞如是说。

接手四年级1班时,有25名学生同期从乡下转入。学生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养成的,这给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余老师不止一次地说,学生语文作业难改。每次他都要带回住处加班才能批改完。我们都很纳闷:班级之间人数都差不多,为什么他批改起来却有困难?”城关二小校长丁颖说,“翻开作业本我们都惊呆了:他的批改近乎完美——哪一个字不规范都不行,哪一处不按要求都不行!这要费多大的心血啊!

据任小云介绍,俞小飞要求学生,“作业可以少写一点,但一定要认真。”从支教第一天起,他就坚持带领学生一起练字,并创设一些平台激励学生把字写规范。比如,定期更换的黑板报,在师生共同完成第一期之后,他就慢慢撒手,由学生分组完成,“图文并茂、工整规范,获过学校评比一等奖。”还有元旦贺卡制作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四1班获奖学生最多。在俞小飞的坚持下,班里学生的书写习惯、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长进。

俞小飞还试着去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学生入学,家长入学。”是他一贯奉行的教育观点。

家住学校东侧的侯程程家长,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俞老师刚来没多久,就把我约到办公室,对我说,孩子太瘦弱,上初中拼不过人家,应该注意营养。还给出了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的建议。这不,我们坚持了快一年。孩子身体好了,学习劲头也高了,上三年级才有点通门的她,这次语文居然考到全年级最高分99分。

若不是俞老师,黄卓越可能还在为写作文而苦恼呢!”得知记者采访俞小飞事迹,黄卓越的妈妈走到跟前说,“当我提出孩子作文有困惑时,余老师让带孩子多看课外书。我到县图书馆给她办了一个借书证,孩子很快沉浸到书海中,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写读书笔记,这次拿了个‘三好学生’。

他从不怕花钱,最喜欢给学生家长打电话。”丁颖校长介绍到。住在家园的学生,即便老师电话邀请,他们的家长也很少到学校,俞小飞总是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不间断地给他们联系。终于,他们除了物质关心外,也能主动地参加家长会、散学典礼了。

班级管理及语文教学之余,俞小飞还经常为改变城关二小而努力。曾经就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工作为全校教师做过专题报告,曾经不止一次地给学校安全工作提过可行性的建议,为申报研学旅行试点校的资料建设立下功劳;也曾经多次为学校年轻教师攻克课件制作难题、修改论文、指导上公开课;也多次把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爽朗热情的笑声留在了办公室的每个角落,印在了全体教师的心坎上……

牵挂 是他对这所学校的持久情感

我是来支教的。我一直在思考,别人问起我究竟给蒙城带去了什么时,我该怎样回答。”俞小飞说。

一年来,俞小飞所在学校芜湖育瑞实验小学领导、学科骨干教师到蒙城城关二小访问两次,开展专题讲座,上优质公开课,组织说课评课,传递教育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蒙城城关二小所属的城关中心小学也组织30名教师赴育瑞实验小学访问交流。此举,很好地推动了城关二小的教学和管理质量提升,促使两校建立了深厚情谊。无疑,俞小飞就是两所学校“联姻”的“红娘”。

城关二小的教师很敬业,工作效率高,协作能力强,很有团队精神。回去之后,我会在全校教师会上,详细地向全体教师推崇这所学校的诸多可取之处。同时,尽力为这所学校争取更多的受援助的机会。”谈及下一步的打算,俞小飞说,“我最牵挂的是住家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成长中有很多诱惑,有能力的话真应该好好帮帮他们。

同学们,无论你的梦想舞台有多大,只要努力,你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光芒四射!”7月1日的散学典礼上,俞小飞在详细地安排好假期作业、安全等注意事项后,说道,“只要你下学期开学带齐工工整整完成的暑期作业,按时到校,你就能收到我送给你的礼物。”得知俞老师的支教即将结束,很多同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依依不舍。黄卓越同学在自己精心制作的卡片上画了一幅画:老师背着包站在小路上,挥手告别。她还把两张个人照贴在了卡片上,说是老师想念时可以随时看照片。李响同学说,俞老师答应我和刘淑嘉、张晓雨、黄永棋、于晴晴一起跳大绳,你要尽快兑现诺言啊。

支教是辛苦的,但支教的收获在人生履历中肯定是光彩夺目的。我将带着这一份绚烂的、沉甸甸的收获回到母校,我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厚重,更加芬芳!”俞小飞在自己的支教工作总结中如是说。(特约通讯员:于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