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贤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06.08.2016  02:19

  专访安徽省第二届老作家文学贡献奖获得者武新坦

日前,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孝文化常务副主席武新坦荣获了安徽省第二届老作家文学贡献奖。近日,记者对老作家武新坦进行了专访。

记者:安徽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安徽省作家协会在开展“第二届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评选活动中,你被评为安徽省第二届老作家文学贡献奖,作为获奖者您有什么感同身受?

武新坦:安徽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为努力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安徽文艺大发展、大繁荣,重振文学皖军雄风,再创安徽文学新辉煌,建设安徽文学和谐新局面,开展的“第二届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评选活动,是向为我省及全国文学事业流过汗水、付出心血、作出贡献的老作家、老编辑、老文学工作者表达的崇高敬意!作为获奖者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已经七十有余的人了,“人活七十古来未稀”、“身自洁来还洁去”。人,从赤条条地来到人间,触摸这缤粉的世界,茫茫人海,酸甜苦辣,风风雨雨,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做人?通过一生的耳濡目染,切身体会,总应向历史、向社会、向后人做个交代。我总觉得,人的一生,如果不对社会的真、善、美呐喊;不对社会的假、恶、丑而鞭挞,人就会欠下生养自己社会的一笔良心债。为什么写作?毎一本书,每一篇作品就是一个答案,我之所以自讨苦吃地写作,就是指望在我的有生之年,把良心债努力清还,寻找出合情合理地答案……这就是写作最神圣,无与伦比的价值。

记者:请问,您对文学创作有何贡献?

武新坦:谈不上贡献,只不过一辈子酷爱文学创作罢了。我是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河北村人。一直在家乡工作,2004年退休。我从小热爱读书,酷爱文学创作,从1959年在报刊上发表第一篇散文起,离现在已经55个年头。作家靠作品而立身,作品靠生活而立真。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作家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没有激情四射的情感浪花,是不会写出酣畅淋漓的作品来的。我热爱家乡,热爱宿州地方文化,钟情于写作,长期在农村的工作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素材,以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热枕地用自己的健笔,自觉担当起弘扬宿州地方传统文化的崇高使命。退休以后,先后出版发行3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选集:《热土集》、《乡韵集》、《爱的选择》,1部古代历史人物传记《孝圣闵子骞》,参加编撰《宿州市埇桥区地方志》,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达100多万字。

记者:研究并创作《孝圣闵子骞》一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请问您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这部书的?

武新坦:宿州市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城市,是一部百读不厌地精彩传奇。而宿州传统优秀文化则是他的血脉与灵魂,是一方土地的精神动力,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如果把宿州传统优秀文化喻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它的枝干筋脉就包含着灵壁的奇石文化,萧县的国画艺术,埇桥区的书法艺术、马戏技艺,泗县的泗州的戏曲文化等等。依我说,古老的宿州是孝贤文化,孝圣闵子骞,一代贤后马秀英,逐步受到广大干群的认同。

作为黄淮重镇、皖北古城的宿州市,民风敦厚,教化昌明,有着丰富的孝资源、深厚的孝文化。在宿州众多的孝行先贤中,孝圣闵子骞是其中的代表。闵子骞是现在的宿州市墉桥区曹村镇人,孔子的弟子,德行与颜渊齐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帝王追封为“笃圣”、“畿圣”,被后世百姓尊称为“中华第一孝”,其懿行美德被编入《二十四孝图》,世代相传。在闵子骞孝行的影响下,宿州地区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蔚然成风,特别是在大力弘扬孝文化的今天,宿州这块土地上又涌现了孟二冬、车学英等现代孝贤,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这种现状不能很好窥见宿州孝文化的全貌。全面挖掘、整理以闵子骞为代表的宿州孝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宿州孝文化,势在必行。

为传传承优秀的孝贤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编著《孝圣闵子骞》一书的精神所在,宿州市孝文化研究会成立,催生了我编著《孝圣闵子骞》一书的激情。本人虽年愈七十,力不从心。但我知道,我是地道的闵子故里人,如我不在有生之年,把我终生考察、搜集、整理的闵子骞资料编写出版,给后人留点遗产,我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我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历览多种样本的闵氏家谱,披阅《曲阜文物古迹》,自费考察四省16个地、市、县,自费单书号由国家出版总局批准,出版发行了古代人物传记《孝圣闵子骞》一书。本书记述了闵子孝行的真实故事,颂扬了闵子的善良、宽容、亲情和仁爱,闪耀着闵子充满人性的光辉,教育子孙万代共同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本书聚焦在闵子的生平,历史定位、社会价值等诸多方面资料的挖掘、整理、探讨和研究上。作者又搜集、整理了闵子的一些最基础的资料,及物证。从《孝圣闵子骞》一书可以了解到:山东费县的闵子庄、山东省鱼台县的大闵村、济南市的历城区和河南省的范县等四个地方,都不是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而真正具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资料和考证的。当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了。《孝圣闵子骞》一书出版发行后,在网络上、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弟子研究会”副会长梅庆吉曾专程来宿州市慕名求书。梅教授阅过该书后,给予较高评价。《孝圣闵子骞》一书还被入选宿州市社区教育教材读本。

孝圣闵子骞》一书的出版发行,总算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一桩心事,感到很轻松,很愉快!这是我的一份个人责任,也是我的一份社会责任。

记者:请问您今后有没有新的文学创作的计划和打算?

武新坦:我虽年愈古稀,但身体十分硬朗。儿孙绕膝,无牵无挂,幸福的晩年,催生我的激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扬龙马精神,笔耕不辍,准备在今年出版发行1部18万字的史料著作《古代帝王与宿州》。生命不息,笔耕不止,给社会、给后人留点文学遗产。

责编:小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