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5万余人参加国考 人数创近年新低
本报讯 一年一度的国考,昨日完成了笔试环节。安徽省共有2.5万余名考生赴考,创下近年来的新低。记者发现,行测留给考生的印象,依然是题量大、难度高。
安徽2.5万余名考生赴考
2015年国考共招录2.2万余人,比去年增加约3000人;安徽地区招录596人,相比去年增加111人。
与前两年3.6万人赴考的规模相比,今年国考热度有所减弱。截至10月24日报名最后一天16:30,安徽考区有20728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34:1,相比国考平均竞争比例为71:1,低了不少。从参加笔试的情况来看,今年确认在安徽考区参加笔试的考生总人数为30897人,实际参考人数25373人,同比下降16%。由于考生数量的减少,今年安徽考区考点也从去年的24个,减少到14个。
“两套试题”行测难度变化不大
今年“国考”,笔试题目都考了啥?在今年首次实行行测两套试卷,记者翻看试卷发现,行测依然以题量大、难度高见长,争分夺秒依然是考生决胜的关键,也有不少考生因为时间不够,无奈选择蒙题。
所谓的“两套试题”,是今年国考的一大创新,对省级以上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对银监会、证监会等专业性较强的单位,继续实行“2+X”模式。在行测考试的两套试卷中,省级以上机关职位共135道题。地市考试总题量130题,数量关系考查10题,比去年少了5道,比省级试卷也少了5道题。在内容上,今年首次考察了物理与化学常识,地市与往年相比,考查的法律常识增多。定义判断部分与往年相比题量没有发生变化,题型单定义和多定义都有考查,题干材料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不局限于某类学科的考查,阅读难度降低,同时增加了描述类题目的考查。
从行测结束后考生们的普遍反映来看,“两套试题”的行测难度均并没有太大降低。“2个小时还是不够用,还有十多道题目是蒙的。”在合肥工业大学参加考试的王伦告诉记者,虽然题量比去年减少了,但是题目更加新颖,难度也没有降低,导致做题时间捉襟见肘。
“科技创新”成申论热点话题
在申论环节的比拼中,命题的一大亮点在于,要求考生拟定“一大三小”四个标题。而我们熟悉的“科技创新”等名词,也都成为考生要讨论的焦点。总的来说,此次申论题目的变化,并没有给考生带来太大压力。
要求考生拟定“一大三小”四个标题,这样的命题方式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此类型的命题方式在国考中第一次出现,但是在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中已经出现过类似的命题。在大题的设置上,从高铁走出国门,到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再到科技改变生活……今年“国考”申论(副省级岗位)试题的关键词就是“科技创新”。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样的试题并不陌生。采访中,有不少考生表示压力不大,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包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都多次提到科技创新。
“既能关注时事,又能留心生活,这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国考专家表示,参加国考的考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注意在生活中的积累,到临考时必定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功效。不过,总体来说,今年国考申论题目的难度不大,考生答起题来也更加有血有肉。不过,和去年的申论考试一样,考生的水平在平凡中见分晓,最终分数可能会反差较大,考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笔试成绩明年1月10日公布
按照计划,昨日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全国31个考区所有答题卡将全部运送到北京,即启动阅卷工作。为确保阅卷质量,保证阅卷工作公平公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客观性试题,全部实行机器阅卷;申论作为主观性试题,全部由机器扫描,采取无纸化阅卷方式进行。
记者了解到,国考笔试成绩将于明年1月10日公布。而按照往年的惯例,面试可能会在2月-5月中的某个时间,考生们依然不能懈怠,可以提前为面试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