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立德强师润泽满园春

15.10.2015  09:39

十二五”以来,亳州市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为目标,大力实施“3116”名师培养工程和2000名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坚持立德强师,着力打造业务精、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取得了一定成效。

支教挂职轮岗交流让城乡教师互动起来

    利辛县逸夫小学教师李霄在支教学校康桥小学为学生们上体育课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研,一个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教师的培育。近年来,亳州市教育部门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创新教师管理机制,通过实施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名师培养工程、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等项目,“打出”了一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组合拳”,促进全市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来,同学们,请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9月底的一天上午,在利辛县城关学区康桥小学,支教教师李霄正在给学生们上体育课。课堂上,李霄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青蛙跳”,他拉着一个学生的手,两人一组像青蛙一样往前跳。班里的其他同学也两两一组地跟着跳起来。操场上,不时响起一阵阵欢快的笑声。随后是站队列、扔沙包……一堂课内容丰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我非常喜欢上体育课,上体育课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做许多游戏,非常开心!”学生康艳艳说。

康桥小学位于利辛县城关镇辖区,在校学生240多名。随着千所“村小”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康桥小学硬化了路面,绿化、美化了校园,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得到完善。但由于师资力量短缺,上好音乐、体育、美术这“小三门”课程,对于康桥小学的孩子来说仍然显得很“奢侈”。

学校此前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我来之后,学生们特别喜欢我,更喜欢上体育课,他们以前没接触过专业体育课,这就需要我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尽量多地投入精力。”李霄半年前从利辛县逸夫小学选调到康楼小学进行支教。几个月的农村支教生涯,让这位一直工作在城里的教师感受颇多。

按照规定,李霄在康桥小学支教的时间为两年。如何在这两年中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全校推广、普及,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是李霄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李霄说,学校每周举行一堂体育公开课,由他示范给其他老师看,这样即使自己两年后离开,学校的孩子们也照样能接受到专业的体育课。

与李霄一样,路朗也是离开自己所在的学校到其他学校去从事教学。不一样的是,路郎是从利辛县西潘楼镇潘楼中心校到城区利辛中学挂职学习。

在城区学校,我跟青年教师们学习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巧与方法,学到了他们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也从同龄教师身上学到了用更好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学习锻炼,路朗觉得不虚此行。

潘楼中心校副校长苏鹏介绍,学校已陆续有数名教师与外校开展挂职交流工作。经过挂职锻炼返回后,这些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回来,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近年来,亳州市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推进教师定期轮岗交流,采取名校办分校、结对帮扶、调任、支教、挂职、走教等多种方式,分层分类,统筹安排城乡间、学区间教师轮岗交流工作。与此同时,市教育部门还建立教师层级遴选机制,新招中小学教师一律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

对此,亳州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王永超说,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在城区任教的教师必须要在农村工作不少于两年的时间,让他们把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带到农村去,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市级名师培养工程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亳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的基础上,大力实施“3116”名师培养工程,加强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全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亳州一中高中英语核心教研组组长王娜所带的班级,在高考中曾多次创下全校单科最高分的记录。王娜认为,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师生平时苦于钻研、勤于学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尊重、培养。

暑假期间,我市邀请教育专家来学校作专题讲座,开阔了一线教师的视野。另外,每年我市还会选送部分教师到外地名校学习交流,增长见识,这让大家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发展。”王娜说,亳州市近年来实施的“3116”名师培养工程,为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搭建了平台。

3116”名师培养工程,即在“十二五”期间,培养3000名市级教坛新星、1000名市级骨干教师、10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00名市级特级教师。目前,亳州市已评选命名各类市级名师2611人。此外,亳州市还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为全市农村学校培训1000名专职骨干音体美教师、3000名兼职音体美教师,基本解决农村地区学校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目前,已培训音体美教师1500多人。

近五年来,全市每年补充教师近2000人,并向紧缺学科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好基础。

王永超介绍,市教育局通过实施2000名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通过实施“3116”名师培养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通过紧缺学科教师培养计划,努力解决个别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这些举措实施后,目前亳州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与“十一五”末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升。

面向未来转型升级让师资建设走向更好

近年来,亳州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着力点,完善工作机制,推进依法治教,促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今年以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亳州市在进一步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深化中招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根据《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亳州市确定蒙城县、利辛县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试点县,探索教师层级遴选办法,真正让农村学校教师有奔头,有盼头,促使农村教师认真学习、敬业奉献,为人生出彩、实现梦想而努力,激发全市教师队伍活力。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巩固、教育投入大幅提升的五年,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的五年,是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五年,是教育对经济社会贡献度明显加大、教育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十三五”期间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是良心事业,是未来工程。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亳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忠认为,“十三五”时期,亳州教育将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跨越发展的机遇期,教育事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工作任务等都与“十二五”期间有很大不同。

“‘十三五’期间,亳州教育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应由重基础设施建设向重教师队伍建设转变,课堂教学应由传统教学模式向高效课堂模式转变,教学评价应由单以分数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招生改革应由重规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向探索城乡学校一体化招生办法转变,学校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对于如何让亳州教育在未来更好更快发展,李建忠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刘景侠 特约通讯员:张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