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 贫困村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22日讯(记者:陈晨)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行园区、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目前,全省贫困村实现了产业项目全覆盖。
初冬的皖北,寒意逼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后窑村年丰扶贫工厂的蔬菜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融融。村民李玉兰每天来这里打工,她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她家脱贫不成问题,这还要归功于年丰蔬菜合作社的帮助。李玉兰:“ 苗子都是送给我们贫困户的,栽指导我们栽,管理他也指导,一直到收、去卖都是一条龙的服务。我们种了3亩地,今年收入万把块钱。 ”
为了带动贫困户增收,年丰蔬菜合作社将基地钢架棚承包给贫困人口进行管理,每人每天发放70元工资,待蔬菜售完后,按照蔬菜总收入的百分比给予承包者进行分红,贫困户年收入可达6000元到15000元。年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刘松年:“ 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我们再进行加工,统一进行销售。你适合干那块我就让你干哪块,只要你愿意干,他们都是最优先的。 ”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积极发挥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大户的带动作用,强化经营主体、村集体和贫困户多方利益联结,着力推动产业扶贫项目直接到村到户,切实增强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省农委主任陶方启:“ 我们围绕资金、项目的支持政策等各个方面,制定有效政策来鼓励支持市场主体,特别是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来参与扶贫。从订单、劳务、服务、入股以及租赁等五个方面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既保护市场主体利益也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 ”
在积极发挥市场主体带动的同时,我省各地还注重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种养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六安市金寨县银山村贫困户朱万富在政府帮助下开展了特色养殖,通过饲养黑猪、乌鸡,让家里的生活有了保障。朱万富:“ 一头黑猪,300头黑乌鸡,不要钱的,他们帮回收,一年一万多块钱吧,政府帮忙好啊,这些钱对我们来说是减轻了负担。 ”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依托本土产业资源优势,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挖掘产业扶贫潜力,通过“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力拔“穷根”,稳摘“穷帽”。截至目前,全省户均产业扶贫项目1.6个,覆盖率达89.17%,贫困村实现了产业项目全覆盖。副省长方春明:“ 今年以来,全省产业扶贫收益面明显扩大,全省到户产业扶贫项目170.11万个,惠及134.12万个贫困户;到村产业扶贫项目1.12万个,3000个贫困村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