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温暖伴你我 心灵战疫携手行
疫情期间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扎实有效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各二级学院通力协作,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开展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多管齐下,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切实有效地保障疫情期间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全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支撑。
把稳学生心理健康“方向盘”
积极应对,学生处联合校团委、教育学院,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驾护航。健全疫情期间心理防控工作体系,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健全“学校—部门—年级—学生”四级防控工作网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搭建心理支持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开通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组织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咨询队伍,在疫情防控期间随时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心理支持服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针对学校师生可能因疫情导致的心理困惑,组织编制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每周在易班、今日校园和心理知识普及群推出相关视频和文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师生更好地应对疫情及返校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况,调节心理状态。
筑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
为做好返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保障疫情期间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周密部署,筑牢返校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制作《学生返校心理调适指南》折页,与“返校爱心包”一并发放给返校学生,制作“温暖前行,心灵战‘疫’”主题宣传展架,放置于每一栋学生宿舍楼大厅,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返校后的疫情形势,介绍放松心情的常用方式和理性情绪疗法,注明学校心理相关咨询老师及联系方式;组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兼职老师和各学院辅导员老师74人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络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联合校团委、教育学院从5月18日开始为期一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云端温暖伴你我,心灵战疫携手行”为主题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通过视频、讲座以及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将学生的困扰与咨询老师的特长相匹配,为咨询者安排最为适合的咨询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绘制保障心理健康“同心圆”
学生处协同各二级学院创新工作方式,同心协力,创新方法,精准施策,绘制保障心理健康“同心圆”。借助网络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各学院依托学院公众号、年级群、班级群、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加强对学生在春节、网络开学、社会复工日等特殊时间节点的防疫宣传,传播正能量。例如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利用院公众号合院中文青媒在线精准推送心理调适系列科普及心理减压文章,为广大学生戴上“心理口罩”,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发表《致先进院同学的一封信》,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文体锻炼,保持健康心态与体魄等;召开视频会议,发放网络问卷,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现状,例如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各班开展视频会议,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召开毕业班网络座谈会,为同学们提供了集体交流平台,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制作并发放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电子问卷并对452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对出现的心理问题给出相应建议;通过线上方式,开展个别谈心谈话,例如设计学院辅导员针对个别学生疫情期间面对居家生活、学习等压力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疏导其心理压力;重点关注毕业班学生,疏解其因就业引发的心理压力,例如经济与管理学院毕业班辅导员积极推送最新就业招聘信息,并为双困生、考研考公同学等特殊群体提供心理疏导、求职推荐等就业保障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毕业问题和就业困惑;鼓励学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担当,奉献社会,例如教育学院鼓励心理专业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发挥所长,参与到当地心理关怀志愿服务工作,发扬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精神,积极传播正能量。
当前全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整体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不容丝毫松懈。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及各二级学院将继续按照要求,持续关注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培养学生应对疫情风险、学习、就业等压力的良好心态,并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继续开展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与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争取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学生处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