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摄影师历时十月拍摄230余位抗战老兵 举办图片展

25.08.2015  11:27

刘洪认真摆放着图片。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 十个多月的时间,途经12个省市30多个地区,行程近六万公里,采访230余位抗战老兵……我省资深摄影师刘洪拖着患有糖尿病的半百之躯,独自开着越野车,开展着他的抗战老兵拍摄之旅。两百多位抗战老兵的影像定格在镜头里,又被印在了画册上,用以纪念他们所经历的光荣历史。今天上午,刘洪将在合肥市久留米艺术馆举办“安徽省抗战老兵图片展”,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先行采访,听他讲述旅途中的故事。

从小耳濡目染,萌发拍摄念头

昨天上午,记者见到刘洪时,他正在艺术馆里布置展览。“你看,这位老人,他原来是飞虎队队员,抗战期间曾经击落了好几架敌机,解放后因为技术过硬,在空军担任技术指导,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飞行员啊;这位老人叫刘桂英,曾经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名卫生员,她是当年从缅甸穿越野人山回国的唯一幸存女兵,老人家现居合肥,93岁了,还精神着呢……”见到记者,刘洪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

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今年55岁的刘洪自费自驾,历时十个多月,在大江南北采访并拍摄了230余位抗战老兵。这些老兵是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腾冲保卫战等战役的参与者、见证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05岁,最小的也已经87岁,其中有3名女兵。

刘洪说,之所以开展这样一次拍摄之旅,源于同样也是抗战老兵的外公当年对他的熏陶。学摄影后,他一直在等待机会,终于在2014年10月得以实现。据悉,此次“安徽省抗战老兵图片展”上展出的70余幅摄影作品,是刘洪从230余幅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抗战老兵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所经历的故事。

克服种种困难,与时间赛跑着

由于抗战老兵们年事已高,很多时候刘洪要跟时间去赛跑。有一次,在湖南山区,一位久病卧床的老人接受采访和拍照时还神采飞扬,第二天却溘然长逝。刘洪说,自己这才知道,老人是强打精神,让历史流传后世。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让刘洪在路上不敢停下脚步。

患有糖尿病的刘洪,努力克服着身体上的不适。“我随身带着一个盒子,里面是几排胰岛素。有时虽然注射了,也会觉得体力跟不上。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开一千两三百公里,真的累得不行了。”但一想到那些采访过的老兵带给自己的震撼,刘洪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刚开始刘洪主要在省内寻找老兵,后来逐渐扩大到省外。相比于经济条件尚可的地方,有些偏远地方,只能骑马或者步行。最辛苦的一次,在云南腾冲采访一位抗战老兵,当地的老乡都说路不好走,刘洪却坚持前往,来不及雇马,离村最后几公里路,他扛着几十公斤重的器材步行,最终如愿拍到了老人。

将会继续前行,传承老兵故事

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刘洪越发觉得自己工作有意义。“他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种样子,一种是在岁月的摧残下,有些铁骨铮铮的战斗英雄已经衰弱得起不了床;还有一种是虽已满脸皱纹,但是谈起抗战打鬼子的往事便立即神采飞扬。很多人的故事,都能写成一本书,比电视剧要精彩。”

云南保山的杨良平老人,今年96岁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等近十场重要战斗的他,三次在战斗中参加敢死队,几乎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聊到当年战斗的激烈场景,回忆起战死的战友,这位表情严肃的、即便面对死亡也不皱眉头的老英雄潸然泪下。

湖南常德的莫退老人,今年也96岁了。本名叫莫善定的他,当年以排长身份参加常德保卫战时,带领全排守一个城门。为了鼓舞士气,他当即为自己改名“莫退”,告诫部下不许退让。后来,他被日本兵放的毒气熏倒。战斗结束后,还有呼吸的他被人从死人堆里拽了出来。稍作休整后,又继续参加下一场战斗。抗战胜利后,他解甲归田,但是“莫退”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面对镜头,身躯已经佝偻的他尽力直起身子,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个个饱含热血和激情的老兵故事激励着刘洪走过了十个月的拍摄之旅,并催生了北京与合肥等地的摄影展。刘洪告诉记者,展览结束后,他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次启程,继续奔赴各地采访拍摄。他同时表示,准备今后写一本关于抗战老兵的回忆录,将他们的故事和他们所承载的民族历史永远地记录下来。

本报记者 王俊/文 马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