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在“中国声谷”唤启AI未来之门
"能翻译会聊天"的智能语音鼠标,
自动识别交通违法并审核的抓拍机器人,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懂国学会英语"的儿童陪护机器人 ……
走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国声谷"展厅,
一件件人工智能(AI)黑科技产品格外吸睛。
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自 2013 年成立以来,瞄准 AI 核心技术,紧抓产业发展爆发期,以"大创客"带动"小创客"的平台发展模式布局产业链,唤启 AI 未来之门。
中国声谷
技术为支撑
从智能语音一枝独秀到 AI 产业百花竞放
科大讯飞的语音机器人"飞飞"。余力 摄
AI 翻译机"学习"一门新语种,原先需 5000 小时训练,现在只要 200 小时;机器模仿人声,以往需跟踪一周甚至更久来采集声音数据,现在 10 句话便可大致模仿 …… 作为"中国声谷"领军企业,科大讯飞 2018 年在 AI 核心技术领域摘取了 12 项国际第一。
"讯飞及其在全球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是‘声谷’发展的源头。"总结 5 年历程,"中国声谷"运营单位总裁祁东风说,基地集聚的 AI 技术与产业,早已从智能语音向语义、图像、大数据、算法及芯片等更多领域扩展。
去年入驻"声谷"的中科云巢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云计算、云系统安全等领域的领先技术,自主研发的云办公、云教室和云终端设备等,广泛应用于教育、政府、医疗及制造等行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近 2000 万元。
立志"用 AI 为城市赋能"的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等技术,已经为电信、能源、金融、政府等行业提供大数据平台、分析决策和智能应用软件。其联合贵阳发改委承建的"数据铁笼",成为智慧政务典型案例。
"去年年收入达 9.8 亿元。"科大国创董事长董永东说,希望为城市发展插上 AI 之翼,让未来城市更具高科技感。
高精尖人才纷至沓来,AI 产业加速集聚,2018 年基地实现产值 650 亿元。截至目前,已有寒武纪、云知声、华米科技等 500 余家企业入驻基地。
大数据被称为 AI 发展的"油"。5 年来,"中国声谷"通过以"大创客"带动"小创客",在不断拓宽应用场景,促进技术提升、产品优化的同时,构建起 AI 创新生态圈。
作为基地龙头企业之一,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与我国"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同构建"类脑智能开放平台",现已开放 180 项 AI 前沿可执行算法、100 类通用数据集。
依托该平台上的前沿类脑技术、先进算法,合肥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关智慧交通的设想快速转化为产品,现已在温州等地实施。"平台大大降低创业者的技术门槛,提高了 AI 产品开发效率。"中科类脑董事长刘海峰说。
科大讯飞自 2010 年底面向国内外企业、中小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发布"讯飞开放平台",共享 AI 技术。截至目前,该平台上已开放 200 余项 AI 能力和场景方案,集聚开发者数量超 103 万。
中国声谷体验中心
智能语音鼠标等"声谷"明星产品及企业便依托此平台诞生。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用不断累积的行业数据去"训练"机器,让产品满足"千人千面"成为可能。"仅有几家独大的领军企业不够,还需要千千万万懂细分行业的专家、创业者加入创新队伍,才真正能掀起各行各业的智能革命。"
此外,"中国声谷"依托泰岳集团、金山软件、方正信息等企业,分别打造了 NLP 开放平台、智能写作平台、智能家居运营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核心技术层"赋能"越来越多 AI 领域的"创新创业创造"。
政策为引领 增强创新底气
在祁东风看来,发展产业不是支持物理空间这么简单,而是要谋规划,搭平台,破难题。
"中国声谷"始终坚持由工信部电子第一研究所负责基地发展规划,"既然定位国家级,目光不能局限于门口一亩三分地"。为紧跟瞬息万变的 AI 发展趋势,规划每半年便更新一次,进行动态微调。
"保证战略方向不漂移"。"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副总裁毛媛媛举例说,正是得益于高站位的规划建议,2015 年底基地发展视野从局限于智能语音,拓展向语义理解等领域,才形成如今"百花竞放"的局面。
作为创业新手,曾让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海洪头疼的是,新产品缺少有效的推广渠道。如今,"中国声谷"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公共展示营销平台,免费帮助企业推广。"不仅在一线电商平台、城市热门商场得到展示,而且统一在‘声谷’品牌下,效果非常好。"
融资难是许多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心头痛"。对此,"中国声谷"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信用贷、采购贷、投联贷、补贴贷"等多样化产品。如与中国建设银行安徽分行联合推出的"中国声谷信用贷",已为基地 100 余家企业累计授信超 10.5 亿元。
"我们创新发展底气十足,将持续瞄准 AI 核心技术,保持智能语音、类脑智能等既有技术优势,加速形成领先全球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毛媛媛说。
原标题:新华社 | 在“中国声谷”唤启AI未来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