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今年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
据安徽商报报道昨日,记者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我省今年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同时出台一系列措施,提高各地的城市节水力度,提升广大居民身边的水环境质量。其中,在城市排水防涝方面,我省今年将改造排水管渠1555.2公里;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力争今年全面开工。
全省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
省住建厅今年将加快推进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并开展城市节水工作。按照计划,我省今年底前将建成31个备用水源工程,其中包括肥东(驷马山引江工程)、庐江(罗埠河)、巢湖(下汤水库)、砀山、萧县、五河等县(市、区)。目前,大部分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建设,尚在开展前期的县(市)备用水源项目力争在上半年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前完成县(市)备用水源建设项目。
为了让居民喝上放心水,我省将继续推进供水规范化管理。健全水质检测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开展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做好检测分析,每季度在政府网站公开水质信息。与此同时,加大老旧漏损管网改造力度。试点推进分区计量管理,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管控,确保到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在节水型城市创建方面,要持续开展节水型单位(企业)、节水型小区创建,对重点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形成全民节水意识。宿州、蚌埠、宣城等市在今年6月30日前要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工作;淮北、亳州、淮南、阜阳等缺水型城市确保到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考核工作;其他城市今年年底前达到《城市节水评价标准》Ⅱ级以上要求。
今年全面向城市黑臭水体开战
根据《安徽省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方案》,我省将按照“大城市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降雨、中小城市能有效应对20~30年一遇降雨”的排涝标准,大力推进城市排水防涝管渠工程、排涝设施工程、雨洪行泄和调蓄工程、雨水渗透和利用工程建设,着力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按照计划,今年将新建、改造排水管渠1555.2公里,新建、改造排水泵站等工程项目总规模1063.4立方米/秒,建设雨洪行泄通道387.2公里,建设雨水调蓄工程52.2万立方米,建设雨水渗透和利用工程89平方公里。
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力争今年全面开工,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据悉,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有163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开工,137个水体达到初见成效的标准,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60%以上。按照国家有关要求,2018年底,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80%以上,以完成河道截污、清淤、清除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水体达到不黑不臭为重点,全省确保新增50个以上黑臭水体达到初见成效目标。另外,要严格落实河长制,落实黑臭水体管理责任单位和维护单位,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记者姜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