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薪火相传的每一个台阶——安徽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侧记
(驻安徽记者 郜 磊)近年来,安徽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这有赖于其背后有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作支撑。在立法保障上,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在机构和人员保障上,除了省文化厅成立非遗处、单独设立独立法人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外,各地均挂牌成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省文化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人员达800多人。在资金保障上,建立了安徽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经费逐年增加。在以上强化保障的基础上,安徽省从多方面构筑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每一级台阶,以确保优秀的传统文化根脉相连、薪火相传。
摸清家底,求细
摸清家底是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前提。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安徽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深入、细致地开展非遗普查登记工作,一个个具体而确凿的数据出炉了:共形成文字记录1981.46万字,照片29976张,录音记录16465小时,摄像记录3249.65小时,征集实物1521件,汇编文字资料838册,灌录音像资料1436盒,电子资料977.49G,搜集非遗线索10016条——全面摸清全省非遗资源的分布和存续现状,为今后的科学规划和决策打下了坚实基础。
安徽省已经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目前,全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2项、省级非遗项目478项。针对不同项目特征、生存状态,安徽制定了多元化保护和传承方案。
濒危抢救,求快
面对非遗传承人年龄日益老化、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安徽省以抢救为先,在濒危项目抢救上与时间赛跑。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全省非遗濒危项目抢救工程,紧急进行抢救性采录濒危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目前,全省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全部采录完毕,近百项省级濒危项目的田野采录也已经完成,形成影像数据素材15TB,并形成文本和影音资料,初步建立了非遗项目数据库。2015年,启动了高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的有10人,正在进行中的有10人。
培训传承人,求实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安徽省在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上注重讲求实效。
安徽省把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开展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作为一项硬任务认真落实,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等10多所院校先后选派50余名非遗传承人参与研修培训。
2016年起,安徽省内已有两所高校入选研培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合计培训非遗传承人160人。2017年,安徽省还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将20名徽匠大师送进故宫博物院,参与“徽匠进故宫研习班”的学习。此外,在徽匠集中的黄山市和池州市等地,实行了“以师带徒”的培训传承措施,由地方财政出资,按照师傅带徒弟的数量和质量评估传承效果,给予一定奖励,鼓励非遗传承人多带徒弟,带好徒弟。
非遗传承,求活
安徽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介、展示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保持生机,实现活态传承。在中国非遗博览会、北京文博会等40多个国际间、国家级和省级大型活动上,重点推出宣纸制作技艺、花鼓灯和黄梅戏等100多项非遗项目。如,今年5月在深圳文博会上,安徽展区规模在地方馆中名列第二,展品众多,涉及非遗的数量占到一半以上,重点展示安徽近年来利用非遗资源开发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文房四宝、芜湖铁画、铜陵铜雕塑、阜阳剪纸等,吸引客商洽谈和消费者购买,展区人潮涌动。
各地纷纷举办主题节庆活动,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大舞台。如,安庆市自1992年以来,已经举办8届黄梅戏艺术节,让黄梅戏唱响大街小巷。在去年的黄梅戏艺术节上,首次举办了稀有地方剧种展演,让10多个“戏曲活化石”活色生香地亮相舞台。黄山市创新性举办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广邀全国各类非遗“好汉”来黄山展示、竞技,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
此外,安徽省整合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学术资源,成立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加强非遗保护的学术研究。先后举办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高峰论坛、花鼓灯保护与发展论坛和民俗文化论坛等各种学术活动。先后出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册》《中国徽班》和《中国黄梅戏》等各类学术出版物。
安徽省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正步步为营,走向深入。